吐哺握发读音
吐哺握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意为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没洗好的头发握在手里以迎接来访之士。比喻殷勤接待贤士,招揽人才。也作“握发吐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吐哺捉髮”。
引《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髪,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按,《史记·鲁周公世家》作“一沐三捉髪”。后遂以“吐哺握髪”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髮,惧於失人。”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髮下名流,也是喒的风云凑。”
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
唐韩愈《后廿九日復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髮,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国语词典
比喻求贤殷切。参见「握发吐哺」条。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吐哺握发
吐哺握发造句
- 在回答“广纳人才,礼贤下士”四字成语主观题时,她正确答出“吐哺握发”(注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
- 维信有遇,自作才言,望周公吐哺握发,期蔡邕倒徙相接。
- 修德辅商之伊尹,吐哺握发之周公,运筹帷幄之子房,鞠躬尽瘁之诸葛,皆经天纬地之才,而未审其生平治何经书。
- 司马光《资治通鉴》书影“吐哺握发”《史记·鲁周公世家》载,“然吾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吐哺握发相关词语
- 1 吐蕃
-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 2 吐故纳新
- 吐故纳新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ǔ gù nà xīn,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舍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
- 3 吐餔
- 1.见"吐哺"。
- 4 吐谷浑
- 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
- 5 吐哺
- 吐哺,吐出嘴里食物,极言殷勤待士。
- 6 吐纳
- 所以,新生婴儿,必定哭出这口浊气。婴孩受了委屈,腹中一有浊气必定哭出来。但大人失去这种天真,大人以哭为耻辱,大人腹中有浊气多叹气、发怒、乃至癫狂。后世气功,多是太过有为,不如学婴儿。婴儿不知气功而真气长存。宗教中的吐纳法:念经,念咒,呼喊神名念经不在于念什么,在于借此吐浊气。浊气一出,清气自入。基督教,四字神名yhwh,耶稣。神名是奇妙的,翻译成羊语就是“吗咩~~啊~咩~”。佛教,三字根本咒,六字真言。
- 7 吐露
- 释义:1、 谓说出实情或真心话。2. 显露。
- 8 吐艳
- 吐艳意指发出艳丽色彩,亦谓放射光辉。另有网络用语,意为“讨厌”。(因为,"讨厌"谐音"吐艳")
- 9 吐属
- 有作文;谈吐的意思。
- 10 吐浑
- 吐浑,汉语词语,读作“”,指吐谷浑。
- 11 吐血
- 吐血,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tù xiě ,指的是血从口中吐出。吐血可以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是支气管扩张的咯血。吐血主要来自胃的病变,因外邪犯胃,胃络受伤或他脏有病影响及胃均可引起本证。
- 12 吐气扬眉
-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13 童颜鹤发
- 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14 贴现发行
- 货币市场工具基本都是以贴现发行方式发行的,即这些工具在按票面利率折算以后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时再以等于面值的价格赎回,发行人持有期间不另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