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读音
禅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用语。禅那与定的合称。禅那是指修行者高度的集中精神,努力对某对象或主题去思维。定是指心住在一对象的境界之内。禅那是过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习的层次可分为「四禅」和「八定」。但在中国,禅定的定义常是混合不区别。
2.谓坐禅习定。
2.谓坐禅习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
引《坛经·坐禅品》:“何名禪定?外离相为禪,内不乱为定……外禪内定为禪定。”
《长阿含经·第二分十上经》:“思维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稳。身心安稳已,则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如实智。是谓初解脱入。”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番僧习禪定者,於冰合时裹一岁粮休焉。”
⒉ 谓坐禅习定。
引唐贾岛《赠无怀禅师》诗:“禪定石牀暖,月移山树秋。”
唐戴叔伦《题武当逸禅师兰若》诗:“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禪定人。”
元马致远《寿阳曲·烟寺晚钟》:“顺西风晚鐘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禪定?”
国语词典
佛教用语。禅那与定的合称。禅那是指修行者高度的集中精神,努力对某对象或主题去思维。定是指心住在一对象的境界之内。禅那是过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习的层次可分为「四禅」和「八定」。但在中国,禅定的定义常是混合不区别。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禅定
禅定造句
- 事实上,修善业的人,只能生在欲界六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中除了色界上层的五净居天是小乘的三果圣人所居,其余都是修习禅定者所生的禅定天。
- 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鸠摩罗什。
- 我们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都只是一场戏。一个修行者要有足够的禅定,才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看云林绿野,落雁平沙。
- 面对诱惑时,不要虚荣迷茫,要以禅定为舟航;面对荣耀时,不要患得患失,要以克制为良方。
- 司马承祯汲取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阐述道教修道成仙理论,认为‘神仙亦人‘。
- 六度中的禅定度,梵语叫禅那波罗密,意思是静虑、寂照,也可译作三摩地、三昧、定。
-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 陛下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亦不过保有见世而已,人生能几何?当受我秘密大喜乐禅定,又名多修法,其乐无穷。
- 却贝桑布跏趺而坐,进入禅定之中。
禅定相关词语
- 1 禅偈
- 禅偈,又作伽陀、偈陀,是禅师所做的偈颂,一般为五言或七言的韵文,语言比较接近民间口语。
- 2 禅机
- 禅机,佛教禅宗和尚谈禅说法时,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使人得以触机领悟,故名。
- 3 禅慧
- 《文选·王屮》:“惟此名区,禅慧攸托。” 李善 注:“禅慧,禅定、智慧也。即六度之二度也。”
- 4 禅语
- 禅语主要指从佛门中传出的精华语句,话语平朴,含意深远,对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粮的作用。由于禅语的文雅和隽永,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应用。
- 5 禅位
- 禅让帝位。
- 6 禅椅
- 禅椅是一种比较大的椅子,因禅师可以盘腿坐在里面修禅而得名。
- 7 禅子
- 禅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an zi,意思是信佛者;僧侣。
- 8 禅经
- 禅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án jīng,意思是佛经。
- 9 禅衣
- 正常写作“襌衣”。偏旁应为衤而非礻。华夏汉服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无衬里的单层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襌衣一般是夏衣,质料为布帛或为薄丝绸。
- 10 禅文
- 《文选·陆机》:“横为故 齐王 冏 所见枉陷,诬臣与众人共作禅文。” 李周翰 注:“禅文谓禅位之文。”
- 11 禅台
- 古代帝王为祭祀天地山川而筑的祭坛。《封神演义》第九八回:“ 朝歌城 内筑禅台,万姓欢呼动八垓。”
- 12 禅悦
- 禅悦: 令修习者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禅悦”或“三昧乐”,是佛教所说定心的一大功用。禅籍中所说初得奢摩他时得身心轻安,即有心情安乐轻快之意。随着禅定功夫的深入,禅悦会愈益深细。
- 13 禅意
- 禅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án yì。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也做佛教术语。出自(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 14 禅心
- 《禅心》是2010年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志军,此书使人得到一些放松,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讲述了禅的智慧、思维和魅力,就是宇宙的真谛,就是自然规律,就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本源,就是对社会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禅,可以滋润我们的慧根,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与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