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在线查字 /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拼音,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近反义词,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是什么意思
- yán言
- zhī之
- zhūn谆
- zhūn谆
- tīng﹐
- zhī听
- miǎo之
- miǎo藐
- 藐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读音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本《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相关词语
- 1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2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 1.见"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3 万夫不当之勇
- 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万夫不当之勇。”
- 4 恶言不入于耳
- 恶言不入于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è yán bù rù yú ěr,意思是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 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国成语。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 魏徵 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6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7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成语,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见司马昭弑君),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见魏晋禅代)。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 8 亡立锥之地
- 亡:无;立锥:插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 9 无置锥之地
- 形容十分贫穷。
- 10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拼音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是指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11 无人之地
- 没有人居住的地方。同“无人之境”。
- 12 无容身之地
- No place to go
- 13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 14 节制之师
-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