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钱读音
钵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布施僧尼的钱财。
引证解释
⒈ 布施僧尼的钱财。
引宋苏辙《杨惠之塑维摩像》诗:“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鉢钱。”
《宋史·宗室传三·镇王竑》:“妻吴氏为比丘尼,赐惠浄法空太师,月给鉢钱百贯。”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钵钱相关词语
- 1 钵帒
- 1.亦作"钵帒"。 2.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 2 钵盂精
- 指僧人。含调侃意。
- 3 钵塞莫
- 念珠的梵文名称。梵语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珠多以木槵子108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
- 4 钵拏
-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沙钵那,贸花散奉放光如来。”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羯利沙钵那,亦作迦利沙钵拏,声之转也。钵拏,此云铜钱,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
- 5 钵釪
- 钵釪,是汉语词汇,读音为bō yú,释义是和尚盛饭用的器具。
- 6 钵袋
- 亦作“钵帒”。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宋 陆游 《别建安》诗之一:“三十年来云水僧,常挑钵帒系行縢。” 宋 陆游 《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钵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清 查慎行 《得树楼杂钞》卷十五:“钵袋,犹禅家所云衣钵也。惟 放翁 诗常用之。”
- 7 钵罗耶伽
- 钵罗耶伽中印度古国名,位于恒河与阎牟那河的交会点,波罗奈国之西。
- 8 簸钱
- 簸钱,又称打钱、掷钱、摊钱。参与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正反面的多寡决定胜负。
- 9 鉢钱
- 布施僧尼的钱财。宋苏辙 《杨惠之塑维摩像》诗:“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鉢钱。”《宋史·宗室传三·镇王竑》:“妻 吴氏 为比丘尼,赐 惠浄法空太师 ,月给鉢钱百贯。”
- 10 逋城钱
- 逋城钱,汉语词汇,拼音bū chéng qián,意思是指欠交的修城钱。
- 11 逋钱
- 欠款。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是日小生偶欠印子钱五千,被人席中索讨,又承尊翁呵,更为我代理逋钱。”
- 12 布钱
- 又名铲币,是春秋 战国时期青铜铸币的一种。形状取象于钱、(铲状农具),依形制分为空首布钱和平首布钱两大类:空首布钱有銎(空首)、保持农具铲的形状,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铸币。
- 13 钵囊
- 僧人盛放钵盂的袋子。《四分律·杂揵度之二》:“手捉钵难护持,佛言:听作钵囊盛,不系囊口。钵出,佛言:应绳系,手捉钵囊难护持。” 宋 苏轼 《题净因壁》诗:“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
- 14 钵那
- 1.亦作"钵那"。 2.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