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僧读音
行脚僧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步行参禅的云游僧。
引证解释
⒈ 指步行参禅的云游僧。
引宋陆游《双流旅舍》诗:“开门拂榻便酣寝,我是江南行脚僧。”
《水浒传》第六六回:“再调鲁智深、武松,扮做行脚僧行,去北京城外庵院掛搭。”
清赵翼《秋园预治敛具诗以调之》:“譬如行脚僧,晨起打包轻。”
叶圣陶《抗争》:“﹝郭先生﹞肩担行李头戴棕笠悠然来往的行脚僧的印象浮现在他的脑际。”
亦省称“行脚”。 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罗汉寺》:“殿宇嵯峨,香火特盛。远方行脚多挂褡其中。”
国语词典
云游四方寻师求法的出家人。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行脚僧
行脚僧造句
- 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 几个人走近一扇门时,一股淡淡的草药味迎面扑来,里面必定有人在煮药,小孟君心想前面一定就是行脚僧的住处了。
- 了尘大师已是一副行脚僧打扮,百衲衣、芒鞋,锡杖铜钵,挑着些经卷。
- 调鲁智深、武松扮做行脚僧行,去北京城外庵院挂搭,只看城中号火起时,便去南门外截住大军,冲击去路。
- 后者则示本寺不接待来僧挂单,行脚僧不要自讨没趣,最好另投山门。
行脚僧相关词语
- 1 行宫
- 《行宫》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以小见大,巧妙含蓄。
- 2 行述
- 行述释义:谓生平概略、履历、即行状。
- 3 行当
- (2) (名)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 4 行板
- 行板,是音乐速度术语。
- 5 行易知难
- 行易知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xíng yì zhī nán;释义:行:实施;知:知晓。实行容易,但通晓其道理却很困难。
- 6 行状
- 行状(xíng zhuàng),称“状”,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 7 行文
- 二,组织文字,表达意思。指的是一个机关单位给另一个机关单位的发文。
- 8 行事
- 释义:办事;从事;所行之事实;出使之事;行人之事等。
- 9 行健
- 行健,读音xíng jiàn,汉语词语,释义:1. 运行壮健。2. 步履矫健。
- 10 行幸
- 行幸是中国的词语,意思是1、古代专指皇帝出行。2、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 11 行谊
- 行谊是一个词语,拼音是xíng yì,意思是品行,道义。
- 12 行家
- 3、〈方〉在行(用于肯定形式):您对种树挺~呀!
- 13 行囊
- 行囊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出行时所带的背包。
- 14 行役
- 2、泛称行旅,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