蜊黄读音
蜊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海石上生长的贝类。
引证解释
⒈ 海石上生长的贝类。
引《羊城晚报》1983.12.29:“她知道我离乡日久,爱吃飞云江中有名的海鲜,如肥美的螃蟹、龟脚、赤虾及蜊黄,使我惊故乡海味之奇美。”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蜊黄
蜊黄相关词语
- 1 蜚黄腾达
- 第二回:“恭喜世兄一举成名,蜚黄腾达。”
- 2 蜡黄
- 脸色蜡黄有其根源,有些是因为本身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些可能是身体的出现的问题。据临床研究,80%脸色蜡黄问题都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如:肝直接影响血脉,肝火旺或肝气郁结便易形成气血不通,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皮肤自然暗淡无光,脸色蜡黄。脾主消化、吸收,若脾虚,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及转化能量便受影响。
- 3 血色黄昏
- 一般是指黄昏像被血染色了一样,一般形容壮阔的悲景。
- 4 衣紫腰黄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权有势。
- 5 衣黄人
- 指皇帝。 清 黄遵宪 《乌之珠歌》:“路旁遥指衣黄人,侧睐龙媒神亦悚。” 钱仲联 笺注引《清朝文献通考》:“皇帝朝服,色用明黄。皇帝龙袍,色用明黄。”
- 6 衰黄
- 衰黄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uāi huáng,出自《水平线下·到宜兴去》。
- 7 訾黄
- 訾黄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ī huáng,意思是兽名龙翼而马身。
- 8 走黄
- 走黄,中医病名。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其特点是:疮顶忽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扩散,伴见七恶证。
- 9 踏槐黄
- 1.见"踏槐花"。
- 10 通黄
- 通黄,拼音是tōng huá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十分黄。
- 11 金黄
- 金黄(golden) ,是指一种颜色,金黄色非常亮的、金灿灿明亮的、在黄色的基础上更加鲜亮的颜色,类似黄色,但比黄色要明亮、鲜亮。
- 12 金黄素
- 属莲瓣兰品种。
- 13 蛾黄散
- 名称:蛾黄散组成:黄柏、寒水石各等分。
- 14 蛾黄
- 。 清 李斗 :“黄有嫩黄,如桑初生;杏黄、江黄即丹黄,亦曰缇,为古兵服;蛾黄,如蚕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