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俪读音
骈俪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骈俪
(1) 指骈体文,多用偶句,讲求对仗,故称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駢丽”。
⒉ 对偶藻饰之辞。
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五代之旧,多駢儷之词。”
明方孝孺《先府君行状》:“初,邑人自宋季以駢儷雕刻为学,莫有谈周公仲尼之道者。”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盖六朝争尚駢儷,即序事之文亦多四字为句,罕有用散文单行者。”
清赵翼《人面竹》诗:“老夫喜駢丽,摘字为寻对。”
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锺嵘历仕齐梁,在当时正是文尚骈丽,诗重声律, 南朝的文人极端重视藻饰的时代。”
⒊ 指骈体文。
引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既曰言不文,岂堪作駢儷。”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序》:“自唐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为駢儷。”
国语词典
骈、俪,并也。骈俪指对偶的文句。也作「骈丽」。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骈俪
骈俪造句
- 孙梅、阮元师徒,为文讲究骈俪,精雕细刻,字斟句酌,丽靡有加,犹如金粉丹青之画。
- 在戏曲创作方法上,以诗文为戏曲创作手法的出现、骈俪典雅语言风格的追求、情节因素的弱化和舞台表演意识的淡化,也都是戏曲家立言意识影响下的结果。
- 之后,骈俪派正式浮出曲坛,并受到了诸多戏曲理论家的集中关注。
- 蔡邕是东汉后期的文坛巨匠。他对于骈俪化的追求和探索,对六朝时的骈文创作有直接的启发意义。
-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 骈俪派是兴盛于明代中后期的一个戏曲流派。
- 温热的喧闹,谄媚的阳光,舐犊情深的家人,在路畔牵手的骈俪。
- 好在八股文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青词虽然复杂繁芜,却也逃不脱‘骈俪’二字。
- 汉赋从它产生之初起就与骈俪结下了不解之缘,汉赋是最便于产生并容纳骈俪的土壤,因此,汉赋是骈文之一体。
- 在文体上,整体趋向骈俪化,同时祭文的格式趋于完备,开篇就要点明时间、职务、主祭人、祭品以及死者,从此成为祭典开场白的定式。
骈俪相关词语
- 1 骈进
- 骈进是汉语词汇,拼音p jìn,解释为并排行进。
- 2 骈赋
- 骈赋又称俳赋,古代中国文学特有的一种文言文文体。骈即对偶的意思,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骈赋的体制特点是,除了使用“发语”外,几乎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一定声律;犹如对联串缀成文。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随意(韵脚除外)。当代某些业余作者认为,今人作骈赋可以不必过于拘泥,根据内容增加叙事性文字,音律平仄似可再随意一些,但这种观点未曾获得专业领域的认可。
- 3 骈四俪六
- 骈四俪六,是一个中性成语;也指文体,称四六体、骈文。通常作定语;用于写作。
- 4 骈偶
- 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对称句,我国古代称为骈偶句。
- 5 骈句
- 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骈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 6 骈体
- (1)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英 rhythmical prose style,mark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 7 骈死
- 骈死读作pian si,释义为并列而死,一起死去,出自清· 方苞《狱中杂记》,《书拟上督府书》, 《杂说》。
- 8 骈语
- 骈语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四六对偶的语言。
- 9 骈指
- 比喻多余而不必要的东西。
- 10 骈枝
- 比喻多余的,不必要的:骈枝机构
- 11 骈丽
- '
- 12 骈词
- 骈词,拼音是pián cí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骈文。
- 13 骈体文
- (1)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英 rhythmical prose style,mark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 14 骈齿
- 可以说,人的进化程度越高,骈齿的可能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