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声切响读音
浮声切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音韵的轻﹑重声。一说浮声即平声,切响即仄声。
引证解释
⒈ 指音韵的轻、重声。一说浮声即平声,切响即仄声。
引《宋书·谢灵运传》:“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二:“曾(曾致尧 )谓曰:‘子之诗虽工,而音韵犹哑尔。’李( 李虚己 )初未悟。后得沉休文所谓‘前有浮声,后有切嚮’,遂精於格律。”
刘师培《文说》:“及齐梁之间,文士辈出,盛解音律,始制四声……又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律吕各适物宜,低昂奚容舛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偶语之中,轻重悉异。”
国语词典
浮声,平声。切响,上、去、入三声,即所谓的仄声。浮声切响指诗歌创作上具体用四声,要求语音的高低相间和抑扬相对。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浮声切响
浮声切响相关词语
- 1 浮滠
- 浮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shè,是即筏子。
- 2 浮食
- 是不事耕作而食的意思。
- 3 浮收勒索
-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同“浮收勒折”。
- 4 浮烟
- 这是一个多义词:1.形容词,2.人名
- 5 浮虚
- 释义:1、华而不实。2.空虚。3.指 魏 晋 清谈的虚无玄理。4.中医名词。指虚肿。
- 6 浮盐
- 宋 制,场盐例由官收,各有定额,额外所馀谓之“浮盐”,与“正盐”相对。《宋史·食货志下四》:“环海之湄,有亭户,有锅户,有正盐,有浮盐,正盐出於亭户,归之公上者也;浮盐出於锅户,鬻之商贩者也。”
- 7 浮议
- 释义:没有根据的议论。
- 8 浮溢
- 明 张居正 《赠周汉浦榷竣还朝序》:“故古之理财者,汰浮溢而不骛厚入,节漏费而不开利源。”
- 9 浮烁
- 谓光上浮。《文选·颜延之之二》:“阴明浮烁,沉禜深沦。” 张铣 注:“浮烁,谓其光上浮也。” 清 黄景仁 《涂山禹庙》诗:“蠙珠吐孕璞剖胞,精燄浮烁波蒸炰。”
- 10 浮伪
- 释义:虚伪
- 11 浮沈
- 浮沈是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 12 浮伤
- 释义:表层的轻伤。 老舍 《二马》第四段:“ 伊太太 虽然爱儿子,可是她决不会因为儿子受一点浮伤就这么生气。”
- 13 浮荣
- 虚荣。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殒。”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宋 范仲淹 《与工部同年书》:“以此不如知足乐道,浮荣岂足道哉。” 明 刘基 《满江红·次韵和石末元帅》词:“过眼浮荣胡蝶梦,萦身薄宦猩猩屐。”
- 14 浮菱
- 菱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芰实》﹝集解﹞引 苏颂 曰:“两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谓之浮菱,食之尤美。 江 淮 及 山东 人暴其实以为米,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