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肠读音
狐肠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为犬科动物狐的肠。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狐肠相关词语
- 1 狐猴
- 环尾狐猴(学名:Lemur catta),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原始灵长类,吻长、两眼侧向似狐,因尾具环节斑纹而得名。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部的干燥森林中,生活在疏林裸岩地带,禁止人类捕杀或交易。
- 2 虎党狐侪
- 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 3 徊肠伤气
- 用法:作分句;指悲伤
- 4 黄肠题凑
- 天山汉墓位于高邮市的天山镇境内。在1979年发掘于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的秦公一号大墓、扬州的高邮“天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
- 5 回肠荡气
- 回肠荡气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uí cháng dàng qì,意思是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常用以形容音乐、文章感人极深,极为动人。出自战国楚国宋玉《高唐赋》。
- 6 回肠九转
- 回肠九转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uí cháng jiǔ zhuǎn,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7 回肠百转
- 回肠百转,读音为huí cháng bǎi zhuǎn,成语,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同“回肠九转”。
- 8 回肠伤气
- 【出处】《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 9 回肠寸断
- 回肠寸断,读音huí cháng cùn duàn,汉语成语,形容极端悲苦、忧伤。出自《还魂记·诘病》。
- 10 魂销肠断
- 魂销肠断,读音hún xiāo cháng duàn,汉语成语,指情思凄苦。出自《贺新郎》。
- 11 虀肠
- 虀肠,汉语词语,拼音是jī cháng,释义是食虀之肠,比喻生活贫困。
- 12 饥肠辘辘
- 饥肠辘辘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 cháng lù lù,饥肠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意指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13 狐臊
- (1) 见“狐臭” 英 bromhidrosis
- 14 狐犬
- (1) 河犬(Azara’s dog)或其它各种近缘的南美野犬 英 fax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