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读音
七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引证解释
⒈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
《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柳宗元《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杨慎《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⒉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引《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⒊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引唐皎然《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⒋ 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参见“七德舞”。
引《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
《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
《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七德
七德相关词语
- 1 七十二疑冢
- 说起“七十二疑冢说”的来历,许作民说,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对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磁县和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带)有着特殊的感情。但考古证明,实际上是北朝墓群。
- 2 七庙
- 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七庙,下可以纳群动于三车者也。”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王今励志自强,节用爱民,练兵训武,效先王之北伐南征,俘彼戎主,以献七庙,尚可湔雪前耻。”
- 3 七宝楼台
- 七宝楼台,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陆月舫》:“广寒宫阙皆以水晶筑成,内外通明,表里透澈……西偏峥嵘耸霄汉者,曰七宝楼台,乃以诸天宝贝所建造者,盖即 嫦娥 所居也。”
- 4 七节鞭
- 七节鞭,读音qī jié biā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武器名。
- 5 七级浮屠
- 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 佛塔起源于古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
- 6 七宝
- 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珍珠、琥珀。
- 7 七字谱
- 七字谱是器乐演奏用的一种曲谱,以 吴 语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状乐器之声。
- 8 七襄
- 指织女星(织女一二三,即天琴座Lyr之α ζ δ,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七次移易位置。
- 9 七平八稳
- 七平八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ī píng bā wěn,意思是十分稳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10 七级浮图
- 七级浮图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所制,尺幅为170:135,配色全采用纯天然矿物质原料,比例分明,人物形象生动,字体清晰可见,在我国古籍书画中尤为少见,属于珍品,一直以来被江西吉安私人买家所持有。
- 11 七律
- (1) “七言律诗”的简称。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的格律诗 英 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 12 七彩
- 七彩,名称词性,意为七种颜色,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
- 13 七政
- 古天文术语,亦称七曜、七纬,其意思说法不一。是古代中国人将太白星(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星(火星)、镇星(土星)称为五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太阳星(日)、太阴星(月),合称七曜。七曜占在古代中国星占学上均十分重要。
- 14 七杀
- 中国民间流传七杀是指非常凶恶残暴、不吉利,一颗孤零零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