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读音
安禄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名。(公元?~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757)唐营州柳城人(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胡人,本姓康,初名阿荦山,又作轧荦山。忮忍多智,善臆测人情,通六蕃语。天宝末,以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陷洛阳,入长安,称燕帝,寻为其子庆绪所杀。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安禄山 (唐朝历史人物)
安禄山造句
- 哥舒翰在天宝十五年正月失守潼关,向安禄山投降了,称安为‘陛下’,并甘愿为之招降纳叛。
- 臣老迈,且在长安陷于琐事,无力顾及朔方军务,林甫误事事小,万一动撼社稷,岂不罪莫大焉?而安思顺为安禄山族兄,为人忠勇,孔武过人,当是适宜将才……
- 他是安禄山的手下,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从范阳户曹参军直接提拔为常山郡太守,相信应该有些能力吧,安禄山手下废物不多,除了他的那些儿子。
- 耐不住深宫生活寂寞,杨玉环与“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的安禄山发展一段私情,结果被杨国忠得知。
- 紧接着李择交、刘道玄、李暐、穆宁在夫人陪同下也走进帅堂,与张守珪打恭施礼,道过万福,献上带来的礼品,又与安禄山互相见礼,众将官、众夫人互相见礼。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个重逾三百斤的安禄山能够跳出如此轻盈的胡旋舞,那样子就像一头踮起脚尖旋转的大象,又好笑又精彩。
-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兄弟召集河北十七郡吏民抗击叛军,形成了很大声势,并切断了洛阳至范阳的驿路,一度让安禄山军中军心动摇。
- 安禄山见驾唐明皇和杨贵妃,带来了胡人盛行的胡旋舞和胡腾舞,强劲狂放的胡风为大唐文化注入了旺盛的活力。
- 终于促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大唐盛世毁于一旦。
- 在唐军和回纥军的并肩作战下,安禄山父子的势力基本瓦解。
安禄山相关词语
- 1 安家帖
- 使人安心的东西或消息。
- 2 安內
- 安内意思是安定内部。出自中国古文。
- 3 安能
- 安能,用于无奈改变某些事物语气助词。
- 4 安南子
- 胖大海的別名。见“胖大海”。
- 5 安民恤众
- 安抚民众,使诚心归顺。
- 6 安门
- 安门是汉长安城南面最中间的门。
- 7 安根子
- 暗中行使贿赂,打通关节。
- 8 安骨
- 佛教寺院将死者火葬后,收拾遗骨,置于本堂称为“安骨”。 《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山门首真亭挂真、奠茶汤、秉炬、安骨、提衣……。”
- 9 安广
- 安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an guang,意思是举止安稳,识见广阔。
- 10 安必思危
- 居于安定、太平时必须考虑到潜伏的危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下:“可谓盛不忘衰,安必思危,远见识微之明矣。”
- 11 安得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12 安阇那
- 黄连的别称。为梵语An^jana的音译。见“黄连”。
- 13 安灵
- 安置灵位。《红楼梦·第十五回》:“少时,入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安灵于内殿旁室之中。”
- 14 安乐国
- 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