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险读音
诐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佞谄险恶。
引证解释
⒈ 佞谄险恶。
引《后汉书·第五伦传》:“詖险趣埶之徒,诚不可亲近。”
李贤注引《苍颉篇》:“詖,佞諂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诐险相关词语
- 1 诐邪
- 偏邪不正。
- 2 诐术
-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正则邪说不兴,严则妖道罔作,鄙儒詖术屏迹,若没焉耳矣。”
- 3 诐说
- 犹诐论。
- 4 避险过当
- 避险过当是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这里的必要限度,在西方国家的刑法中有三种观点;(1)对紧急避险不要求什么必要限度。(2)避险产生的危害不超过其所欲避免的危害,也可以相等。(3)所造成的损害比所预防的损害为轻。在中国刑法理论中,超过必要限度是指避险人所实施的避险行为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大于或等于所要保护的合法权益。对于紧急避险过当的,许多国家的刑法都规定应负刑事责任。中国刑法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 5 波险
- 波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ō xiǎn,是指书法用笔波折难测。
- 6 猜险
- 猜险,是汉语词汇,解释是猜忌阴险。
- 7 舱面险
- 舱面险承保装载在舱面上的货物由于保险事故而导致的损失和货物因被抛弃或因风浪冲击落水的损失。
- 8 谗险
- 奸诈阴险。
- 9 巉险
- 1.亦作"巉险"。 2.高峻;险峻。 3.凶险,尖刻。
- 10 城险
- 城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éng xiǎn,基本意思是指城池险要处的防御设施。
- 11 崇险
- 崇险,读音chóng xiǎ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险峻。
- 12 丑险
- 丑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ǒu xiǎn,意思是丑恶险诈。
- 13 诐憸
- 指谄佞奸邪的世俗之论。 清 黄景仁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阶下紫牡丹一本开盛有二百馀头笥河夫子作歌命和其韵》:“ 魏 家千叶本冠世,苦被俗论相髠钳。有心终是耻 王 后,遗世独立逃詖憸。”
- 14 诐淫
- 佞辞淫说。 清 唐鉴 《<学案小识>序》:“逮及鼎革,托为老师宿儒者尚欲以詖淫邪遁,淆乱人心,伤何如哉?”参见“ 詖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