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慢步读音
拔慢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军队训练的项目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军队训练的项目之一。
引姚雪垠《长夜》三:“瓤子九真叫他先唱了两个军歌,然后又拔慢步。”
吴克华《培养红色指挥员》:“走队形,拔慢步,瞄准,刺杀,托枪,几乎整天都在操场里。”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拔慢步
拔慢步相关词语
- 1 拔茅
- 亦作"拔茅连茹"。
- 2 拔意
- 拔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á yì ,是指高超的主意。
- 3 拔营
- 拔营,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拔除营寨”的意思,指军队从驻地出发转移。
- 4 拔士
- 拔士,汉语词语,读作bá shì,意为选拔人才或考选士人。
- 5 拔十得五
- 拔十得五,读音bá shí dé wǔ,汉语成语,形容那种亏欠的状态,付出了过多的劳动力,收获却不是很多,但也不少。同时也形容一些强迫性行为,这种性格将永远不会满足,同时也不可能成功,拔苗助长,是一个贬义词。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 6 拔赏
- 拔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鉴赏。
- 7 拔辖投井
- 拔辖投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á xiá tóu jǐng,意思是指殷勤留客饮酒。
- 8 拔拯
- 拔拯,是汉语词汇,读音是bá zhěng ,意思是拯救。出自《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 9 拔帜
- 解释:(1).同“ 拔赵帜易汉帜 ”,用来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率汉军击赵,将至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 ●赵军出击,汉军佯败而走,赵军果空营追击。「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信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人妖》:「妻与生用拔赵帜易汉帜计,笑而行之。」亦作「拔赵帜立赤帜」、「拔赵易汉」。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惜伪古文罅漏太多,弥缝匪易,虽盛气强词,仍不能拔赵帜而立赤帜也。」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所以他们的组织专争取同伍的人,埋头苦干,意欲将新军中除满人与官长外,全体运动成熟,一举而拔赵易汉。」亦省作「拔帜」。 ●南朝陈张正见《赋得韩信诗》:「淮阴总汉兵,燕齐擅远声。沈沙拥急水,拔帜上危城。」 ●唐魏征《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至于三令五申之法,七纵七擒之功,出天入地之奇,拔帜拥沙之策,莫不动如神化,应变无穷。」 ●明何景明《淮阴侯》诗:「大将登台贵,三军拔帜豪。」 ●清赵翼《前接雨村观察续寄诗话有书报谢兹又接来书并诗四章再次寄答》之四:「捣虚拔帜晨趋壁,救败量沙夜唱筹。」(2).犹言另树一帜。
- 10 拔帜易帜
- 拔帜易帜,读音为bá zhì yì zhì,汉语成语,意思是拔掉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喻取而代之。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
- 11 拔绍
- 汲引,提拔。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况 太宗 治近侍有拔绍之恩,接下臣无撞郎之急,岂得不通官籍,直呼画师?”
- 12 拔树撼山
- 拔树撼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á shù hàn shān,意思是形容声势极大。
- 13 拔钉钱
- 拔钉钱是五代赵在礼所征的人头税,是赵复职后对人民称其去职为"拔钉"的报复性措施。
- 14 拔渡
- 亦作'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