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读音
城下之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城下之盟
(1) 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被迫签订的条约
英
引证解释
⒈ 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约。
引《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 ……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杜预注:“城下盟,诸侯所深耻。”
明刘基《春秋明经·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诸侯盟于扈》:“今以孤军攻之,而城郭失其守,甲兵失其卫。使蔡侯泥首受罪,以为城下之盟。谓晋师不强而若此乎?”
⒉ 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
引清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英人已在香港出示起造房屋码头,视为己有。未几将军参赞至粤,遂以六百万及香港一岛,为城下之盟。”
严复《论南昌教案》:“道咸之际,海禁未开,疆吏不达外情,交涉动至决裂,城下之盟,有金陵、天津诸条约。”
国语词典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偁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城下之盟
城下之盟造句
- 战争结束后,失败的国家,也只有签订城下之盟。
- 落后就要挨打,城下之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 如今敌众我寡,只好签下城下之盟,以减少伤亡。
- 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既谈合併就要公平,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于他们?
- 由于情势危急,他不得不订下这个城下之盟。
-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
- 这些将士宁愿战死,也决不为城下之盟。
- 清朝统治者屈服于外敌压力,屡次签订城下之盟。
- 我们两家公司实力相当,既谈合并就要公平,怎能逼我们签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于他们?
- 宋朝因为积弱,所以和外族交战,往往无论胜败都签下了城下之盟,苏旬因此写了一篇〈六国〉来讽刺。
城下之盟相关词语
- 1 城门失火
- 因牵连而涉及祸害或损失,也说明事事之间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提醒我们用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属于联系的多样性中的间接联系,城门失火,要用到河里的水,水中生活着鱼。这是比喻祸事的蔓延,必将会伤害到无辜的人。
- 2 城中村
-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 3 城岭子
- 点在阳谷县阿城镇驻地西北2公里处,有一片高丈余、方圆近百亩的土堆,即当地人所说的“城岭子”。
- 4 城壕
- 城壕,读音chéng há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护城河。
- 5 城垛
- 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城堞的俗称。亦称“ 城垛口 ”。京剧《刀劈三关》:“忽听报贤公主兵临城下,手扶着城垛口会一会这女姣娃。”参见“ 城堞 ”。
- 6 城市近郊
- 即位于城市附近的郊区;还可以为在近郊的家。
- 7 城市战斗
- 城市建筑物密集、坚固,地下设施较多。
- 8 城府极深
- 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 9 城眩箸
- 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
- 10 城惶城恐
-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 11 城砖使
- 古代官名,见南宋淳祐年间虔州城墙砖上有该官名印记:淳祐乙巳年城砖使。
- 12 城市沙滩
- 城市沙滩位于上海金山石化街道,地理位置相当有优势。
- 13 城父姓
- 城父姓(城父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复姓,有两个渊源:春秋时齐国名将王子城父的后裔,春秋时楚国太子建的后裔。后来,城父氏多简化为城氏或父氏。
- 14 城墙
- 由于上世纪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中国古都城墙大多遭到了毁灭性拆除,现存的就其范围而言,目前能列入全部保护的实例不多,仅江苏南京、山西平遥、山东蓬莱、陕西西安、安徽寿县、河南开封、商丘等十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