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辱读音
谴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谴责并羞辱。
引证解释
⒈ 谴责并羞辱。
引《南史·王弘传》:“自领选及当朝总録,将加荣爵於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谴辱
谴辱相关词语
- 1 谴呪
- 谴责咒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至如 黄帝 有《祝邪》之文, 东方朔 有《骂鬼》之书。於是后之谴呪,务於善骂。”
- 2 谴呵
- 1.亦作"谴呵"。 2.谴责呵叱。
- 3 谴悟
- 谓谴责而使之感悟。《晋书·文苑传·成公绥》:“流逆犯历,谴悟象事,蓬容著而妖害生,老人形而主受喜。”
- 4 谴告
- 谴告,读音qiǎn gào,汉语词汇,意思为谴责警告。
- 5 谴勑
- 谴勑是汉语词汇,是谴责告戒的意思,出自《后汉书·马防传》。
- 6 谴笞
- 责其罪而鞭挞之。《汉书·赵广汉传》:“事下廷尉治(罪),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乃死,不如 广汉 言。”
- 7 谴出
- 《南史·顾琛传》:“ 琛 以宗人 顾硕 寄尚书 张茂度 门名,而与 顾硕 同席坐。明年坐谴出,免中正。凡尚书官大罪则免,小罪谴出,谴出者百日无代人,听还本职。”
- 8 谴诫
- 1.亦作"谴诫"。 2.谴责告戒。
- 9 谴责小说
- 谴责小说,是晚清一个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镇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反动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 《中国小说史略》 ),故称之为“谴责小说”。
- 10 谴谪
- 1.官吏因犯罪而遭贬谪。 2.责备。
- 11 谴死
- 解释:谴谪而死。《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前岁之春, 愈 以罪犯黜守 潮州 ,惧以谴死。且虞海山之波,雾瘴毒为灾,以殒其命。” 宋 陆游 《书感》诗:“ 翟公 冷落客散去, 萧尹 谴死人所怜。”
- 12 谴考
- 《后汉书·虞诩传》:“ 诩 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终老不屈。”
- 13 谴弃
- 遭谴谪而被弃置。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又不幸,年三十二时有罪谴弃。”
- 14 谴毁
- 谴责毁谤。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吕氏》、《淮南》,悬於市门,观读之者,无訾一主。今无二书之美,文虽众盛,犹多谴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