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读音
三关的意思
词语解释:
2.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梁丘子 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 元阳子 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3.特指下丹田。《黄庭内景经·脾长》:“闭塞三关握固停。”梁丘子 注:“脐下三寸为元关,亦曰三关,言固精护气不妄施泄。”前蜀 杜光庭《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西游记》第四一回:“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衝开孔窍,叫了一声:‘师父啊!’”
4.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四诊总括》:“四诊总括:惟凭面色识因病,再向三关诊热寒。”注:“三关者,手虎口处风、气、命三关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 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
引《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彊敌?”
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陘关。”
(2) 阳平关 (今陕西沔县西)、 江关 (今四川奉节东)、 白水关 (今四川旧昭化西北)。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 刘禪入臣。”
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
(3) 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 《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4) 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带。 《新五代史·周世宗纪》“﹝六年夏四月﹞辛丑,取益津关,以为霸州。癸卯,取瓦桥关,以为雄州” 宋徐无党注:“世宗下三关, 瓦桥、益津以建州及见, 淤口关止置寨,故旧史、实録皆闕不书。”
(5) 明代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在今山西太原之北;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在今河北曲阳之北。 《明史·翟鹏传》:“增游兵三支,分驻雁门、寧武、偏头 ……又於宣、大三关间,各设劲兵。”
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三关者, 雁武、宁武、偏头也。在太原之北, 大同之南。”
清冯桂芬《费树臣饮马长城图小影序》:“曲阳在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之南,距倒马百二十里。”
⒉ 指人体的三个重要部分,说法不一。(1)指耳、目、口。
引《淮南子·主术训》:“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2)指口、手、足。 《黄庭内景经·三关》:“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
梁丘子注:“据下文,口、手、足为三关。又元阳子以明堂、洞房、丹田为三关。”
⒊ 特指下丹田。
引《黄庭内景经·脾长》:“闭塞三关握固停。”
梁丘子注:“脐下三寸为元关,亦曰三关,言固精护气不妄施泄。”
前蜀杜光庭《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
《西游记》第四一回:“须臾间,气透三关,转明堂,衝开孔窍,叫了一声:‘师父啊!’”
⒋ 中医学名词。小儿指纹诊断法的三个部位,又称三指关。即风关、气关、命关。
引《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四诊总括》:“四诊总括:惟凭面色识因病,再向三关诊热寒。”
注:“三关者,手虎口处风、气、命三关也。”
国语词典
三个关隘的合称:(1) 平靖关、武阳关(即武胜关)、黄岘关,为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县)之三关。《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2) 上党、壶口、石陉,为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地 )之三关。《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唐.章怀太子.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也。」(3) 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为蜀之三关。《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三关电扫,刘禅入臣。」唐.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4) 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县)、瓦桥(今河北省雄县)、草桥(今河北省高阳县)为三关,关北属辽。(5) 明时以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6) 雁门、宁武、偏头,为山西乙则上之三官者废矣。」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关 (古代地名)
三关 (佛教禅宗名词)
三关相关词语
- 1 三康
- 三康是汉语词语,出自《晋书·孔愉传》。
- 2 三叠
-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 3 三胞胎
- 三胞胎,指一胎生的三个孩子。
- 4 三铢钱
- 三铢钱,汉代铜币名。中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铸于汉武帝建元元年上有“三铢”二字故名。建元五年停铸。《史记·平准书》:“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汉书·食货志下》:“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
- 5 三原
- 三次原宥。
- 6 三三五五
- 三三五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 sān wǔ wǔ,意思是指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 7 三摩地
-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三摩钵底又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禅定的一种。佛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 8 三梁
- 三梁,sān liáng ㄙㄢ ㄌㄧㄤˊ,指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
- 9 三晡
- 三晡是汉语词汇,读音sānbū,出自《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 10 三不去
- 三不去又称“三不出”。中国古代法律规定的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条件。《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唐律疏议·户婚》规定:“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若犯恶疾及奸者不用此律。”明、清法律也有类似规定。凡有“三不去”条件之一者,妻虽有“七出”的情况,夫也不得休弃。
- 11 三步见方
- 三步见方,汉语拼音sān bù jiàn fāng ㄙㄢ ㄅㄨˋ ㄐㄧㄢˋ ㄈㄤ。
- 12 三表五饵
- “三表五饵”是西汉贾谊针对北方匈奴问题提出的防御策略。贾谊认为和亲并不能制止匈奴侵扰,因而提出儒法结合的战略思想,即“德战”:“以厚德怀服四夷”,辅以“三表、五饵”之术。贾谊认为,只要实行他的“三表”、“五饵”的策略,便可以争取匈奴的民众,孤立单于,并进而降服单于。
- 13 三侯之章
- 三侯之章,读音为sān hòu zhī zhāng,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汉高祖所作的《大风歌》,出自《史记·乐书》。
- 14 三户亡秦
- 谓楚虽仅存三户,终于灭亡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