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籍读音
里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籍贯。
引证解释
⒈ 籍贯。
引章炳麟《印度人之论国粹》:“譬如人有里籍与其祖父姓名,他人不知,无害为明哲;己不知,则非至童昏莫属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里籍
里籍相关词语
- 1 里屋
- 里屋,指里间,又指游戏大杂烩的名称。
- 2 里西湖
- 习惯上称 孤山 、 白堤 之北的湖为 里西湖 。
- 3 里人
- 另: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尚书大传》:“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论语·撰考文》:“古者七十二家为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一里八十户。”《管子·度地》:“百家为里。”又如:里籍(籍贯) ,里长;里尹;里正;里吏;里胥等。
- 4 里衖
- 里衖,是汉语词汇,拼音是,是指街巷;里巷。
- 5 里居
- 里居,读音lǐ jū,汉语词语,意为乡居,辞官返乡居住。
- 6 里藏
- 里藏,读音lǐ c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内脏。
- 7 里学
- 里学是汉语词语,读音lǐ xué,意思是古代乡里间的学校。
- 8 里衣
- 也称中单,是穿汉服必备的基本衣物,着礼服时里面一定要加中衣,如同现代套装中的衬衫。普通的常服也最好配合中衣穿。穿着时,衣身及领子比外衣更贴体,领缘比外衣稍高。
- 9 里程计
- 里程计,读音lǐ chéng jì,汉语词语,指(如装在汽车上的)测量行程的装置。
- 10 里第
- 指里中宅第。
- 11 里甲
- 里甲是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杂泛、均徭) 的名称之一。里甲之役以户计,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从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户轮流充当里长, 余100户分10甲,每甲10户,轮流充当甲首。 每年由里长1人率领10甲的甲首应役,称“当年”。10年轮流一遍,称“排年”。期满后,按各户人丁和田地增减重新编排。若里长有贫困者,在110户的另选; 逃亡的补足。
- 12 里党
- 里党,即“乡党”,邻里。《聊斋志异 乐仲》:“里党乞求,不靳与"
- 13 里长
-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唐代称里正、明代改名里长(相当于民国的甲长,新中国土改后的生产队长,现在的村民组组长),其职能沿用至今。
- 14 里行
- 里行(裏行)是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