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飞脚读音
踢飞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武术动作之一。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
引证解释
⒈ 武术动作之一。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
引《西游记》第七五回:“原来这大圣喫不多酒,接了他七八钟喫了,在肚里撒起酒风来,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飞脚。”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踢飞脚
踢飞脚相关词语
- 1 踢蹬
- 踢蹬,亦作"踢登"。指闲荡;散步。形容伸腿挣扎而死。见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什么风雪酷寒亭,我则理会得闲骑宝马闲踢蹬哩。”
- 2 踢雪乌骓
- 踢雪乌骓:良马名。以其四蹄皆白﹑通身乌黑,故名。
- 3 踢圆
- 踢球。《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亦有《朝天子》一词,单道这踢圆的始末为证:‘在家中也间,到处刮涎,生理全不干,气毬儿不离在身边。’”参见“ 踢气球 ”。
- 4 踢毽子
-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以鸡毛毽为多,亦有以绒线、皮毛等插于圆形底座上制成者。唐初,“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高僧传》)。至宋代,更为普及,技巧翻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宋高承《事物纪原》)。明清更风行,技艺更高,“手舞脚踏,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四种,不需专门场地、设备,简单易行。有利于活动关节,加强韧带。
- 5 踢键儿
- 踢键儿(踢键儿),汉语词汇,拼音是tī jiàn ér ,注音是ㄊㄧ ㄐㄧㄢˋ ㄦˊ,踢毽子。
- 6 踢气毬
- 见“ 踢气球 ”。 古代的足球运动。球以皮革制成,球内实以毛发,内中鼓气。原为练武之用,后亦作为杂技、游戏项目。
- 7 踢气球
- 亦作“ 踢气毬 ”。古代的足球运动。球以皮革制成,球内实以毛发,内中鼓气。原为练武之用,后亦作为杂技、游戏项目。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丑]还是做什么耍好?[浄]踢气球耍?”《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 西门庆 正看着众人在院内打双陆,踢气毬,饮酒。”《西游记》第七二回:“亭子下又有三个女子在那里踢气球哩。”
- 8 踢弄
- 踢弄,包括踢碗和拶球两类。踢碗就是今日说的蹬技。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以来的百戏虽然种类很多,但所重视的多为手技,只有在爬竿和拿顶中才以脚辅助手的动作,它并未独立成为一种专门的足技表演项目。
- 9 踢跳
- 踢跳,读音tī tiào,汉语词语,多义词,分别为1.跳跃貌。2.又踢又跳。3.方言。灵活;乖巧。4.指卖乖取巧。
- 10 踢腿
- 踢腿是腿功柔韧性训练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巩固压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为实战腿法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武术训练中踢腿、蹬腿都当做热身基本功训练。也是练习劈叉的方法。柔韧训练的步骤。
- 11 踢里踏拉
- 踢里踏拉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tī lǐ tà lā ,意思是走路不利落。
- 12 踢鞬
- 阮葵生 《茶馀客话·踢鞬》:“京师杂伎,千态万状,以踢鞬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
- 13 踢皮球
- “踢皮球”一词常用来形容政府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多用贬义。
- 14 踢马刺
- (1) 一种U形物,带有尖的或者齿轮尖的突起部,装在骑师的靴后根上,用以刺马,驭马或驱马前进 英 sp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