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读音
东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北
(1) 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英
(2) 泛指东北方向
英
引证解释
⒈ 介于东和北之间的方向。
引《易·说卦》:“艮,东北之卦也。”
《史记·封禅书》:“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絻焉。”
南朝齐谢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⒉ 指国土的东北部。
引《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 、次於鱼陵 ……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
⒊ 今指我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参见“东北平原”。
国语词典
方位名。介于东与北之间的方位。
如:「东北风」。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东北造句
- 战争年代,爷爷扶老携幼来到东北谋生。
-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 抗战时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爷爷从东北来到延安。
- 东北沦陷后中华儿女面对半壁江山,慷慨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东北,那里是极其富饶的地方。
- 东北虎和华南虎在体形上有很大的区别。
-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
- 到了东北你就会完全感受到一种冰天雪地的世界。
- 东北三省儿童剧观摩演出在长春举行。
- 濒临灭亡的野生东北虎只存在几只了。
东北相关词语
- 1 东葙
- 语出:《文选·司马相如》:“青龙蚴蟉於东葙,象舆婉僤於西清。” 李善 注引 孙炎 《尔雅注》:“葙,夹室前堂也。”葙,《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箱”。
- 2 东土
- 东土,东方的国土区域。西游记中的大唐。或指东晋、唐朝时也特指会稽(绍兴)一带。
- 3 东突厥
-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势力范围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地区。
- 4 东闪西挪
-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 5 东门黄犬
- 东门黄犬,读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6 东南半壁
-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
- 7 东鲁
- 东鲁(dōng lǔ,ㄉㄨㄙ ㄌㄨˇ):原指春秋鲁国。后指鲁地(今山东省)。
- 8 东马严徐
- 东马严徐,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严助〉。是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汉武帝,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 9 东野
- 日本也有此地名及姓氏(如东野圭吾),在古代指令制国体系中东山道所属的下野国(今枥木县一带)的东部;现代京都府、岐阜县、千叶县、爱媛县、滋贺县都还有以“东野”为名的山、村、町、站。
- 10 东作西成
- 出处: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慨自唐虞成周之际,爰宅四时,东作西成,岁月时日,水火土谷,历世不易。”
- 11 东走西顾
- 成语, 比喻顾虑多。
- 12 东陵
- 4.复姓。
- 13 东白
- 东白,男,1937年2月生,辽宁黑山人。现为盘锦市作家协会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诗词楹联学会及漫画学会会长、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楹联学会及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盘锦文学》及《盘锦诗词》主编、辽宁大学民俗中心研究员、辽宁作家文学创作基地主任、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 14 东宫三太
- 古代辅导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官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