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刭读音
抗刭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斩首。
引证解释
⒈ 斩首。
引《汉书·贾谊传》:“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己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剄之,岂有异秦之季世虖!”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抗其头而剄之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抗刭
抗刭相关词语
- 1 抗日救亡运动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
- 2 抗逆
- 抗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àng nì,是指违抗,抗拒。
- 3 抗臆
- 抗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àng yì ,是指挺胸。自得貌。
- 4 抗灾
- 抗灾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àngzāi,释义是用各种方法抗御自然灾害。
- 5 抗越
- 抗越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àng yuè,是谓声音高扬。
- 6 抗隐
- 《明史·隐逸传·沉周》:“伯父 贞吉 ,父 恒吉 ,并抗隐。”
- 7 抗水
- 抗水,读音为kàng shu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防止水的作用和水的进入。
- 8 抗违
-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帝以两臣争言,遣兵部堂官及给事中各一人往谕,抗违不遵者治罪。”
- 9 抗命
- “抗命”一词出自《东周列国志》,释义:拒不接受命令;违抗命令。
- 10 抗木
- 抗木,是指古葬具。棺椁上面的木架。木上加席,以挡住泥土。
- 11 抗衾
- 抗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àng qīn,是丧礼仪节之一。将衾被盖上尸体。
- 12 抗圹
- 靠近旧圹下首的墓穴。 朱自清 《给亡妇》:“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你睡在祖父母的下首,想来还不孤单的。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圹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底下,这叫做‘抗圹’,在生人看来是不安心的。”
- 13 抗高
- 抗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àng gāo,是指高尚。
- 14 抗矫
- 矫情抗俗,高蹈。 晋 刘琨 《劝进表》:“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狭 巢 由 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