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伍读音
偏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战国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注引《司马法》。后亦泛指军队编制。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战国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 杜预注引《司马法》。后亦泛指军队编制。
引《晋书·慕容暐载记》:“习兵教战,使偏伍有常。”
《宋史·蔡挺传》:“偏伍鉦鼓之法甚备。”
清贝青乔《咄咄吟》:“新募余皇惯习流,分成偏伍聚江头。”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偏伍
偏伍相关词语
- 1 偏威
- 偏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君权移于臣下。
- 2 偏亡
- 《荀子·礼论》:“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杨倞 注:“偏亡,谓阙一也。” 汉 贾谊 《新书·礼容语下》:“偏亡者有咎,既亡则国从之。”
- 3 偏题
- (1) 冷僻的考题 英 a catch question
- 4 偏州
- 偏州,汉语词语,读音为piān zhōu,意思为僻远之州。
- 5 偏智
-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 6 偏诸
- 古代名贵织物。也称“织绒”、“绒”。《后汉书·舆服志下》:“衣裳玉佩备章彩,乘舆刺绣,公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唐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近代美术家中有人认为刻丝与织成实为一物,而古今名称不同。织成一般用丝织,也有用羊毛织,其制品多为贵族服饰,朱启钤《丝绣笔记》以为织成和刻丝“自工作及物质言之,是一是二,尚待论定”。《中国百科全书·纺织》:“织成是在经纬交织基础上另以彩纬挖花而成的实用装饰织物,也称‘绒’,或‘偏诸’,是由锦分化出来的一种丝织品,形成于汉代以前。彩纬只在显色部位织入,所以织同样花纹图案时用彩纬的量比通纬要省。”
- 7 偏灾
- 偏灾是一个古汉语词语,读音是piān zāi,特指危害很大的灾害。
- 8 偏意
- 偏意,汉语词语,拼音是piān yì,意思是心术不正。
- 9 偏醒
- 偏醒,读音为piān xǐnɡ,汉语词语,释义为独醒。
- 10 偏徇
- 偏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iān xùn,意思是偏私曲从,语出《元典章·刑部十五·问事》。
- 11 偏狥
- 亦作"偏徇"。
- 12 偏怀
- 狭窄的胸怀。《三国演义》第四七回:“ 周瑜 小子,偏怀浅戇,自负其能。”
- 13 偏奇
- 谓特出而异于流俗。
- 14 偏帅
- 偏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iān shuài,是指。部分军队的统帅或一方守将;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