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蛸读音
蜱蛸的意思
词语解释:
螳螂的卵块。
引证解释
⒈ 螳螂的卵块。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蜱蛸相关词语
- 1 蜱醢
- 蜱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í hǎi,是指蚌肉做的酱。
- 2 蜱麻
- 即蓖麻。
- 3 螵蛸
- 按照古本草只有产在桑树上的才叫桑螵蛸,而产在其他植物上的只能叫做螵蛸,只有产在桑树上的才独得桑白皮津液之精气,从而入药最好。有些老中医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就在方子中加些桑白皮,增加一些利水效果,不过总感到有种“隔靴搔痒”的味道,那种软螵蛸(大绵)往往产在石头上,那种长螵蛸往往产在芦苇荡中,那个短螵蛸往往产在槐树,柳树等乔木灌木上,现在有些老中医认为这种较“铁螵蛸”质量最好,产卵时最前端的那个往往颜色最黑,认为是铁螵蛸中质量最好的。螳螂产卵,初时是乳白色,好像热熔胶,过一会儿就变黑变硬了。
- 4 桑螵蛸
- 桑螵蛸,中药名。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i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Thurl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11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 5 蟏蛸
- 一种蜘蛛。身体细长,脚很长。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 6 海螵蛸
- 海螵蛸,中药名。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等地。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 7 短蛸
- 是一种小型章鱼,一般体长 ~厘米。
- 8 草蜱子
- 草蜱子即蜱,对人类健康威胁仅次于蚊子。
- 9 蜱蜉戴盆
- 蜱蜉戴盆(pí fú dài pén),比喻力不胜任。
- 10 列蛸
- 鬼神名。《古文苑·黄香<九宫赋>》:“栎略玃而突列蛸。” 章樵 注:“皆鬼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