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策读音
庙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朝廷的谋略。
引证解释
None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庙策
庙策相关词语
- 1 庙朝
- 3.专指朝廷。以君主为首的中央政府。
- 2 庙祠
- 2. 庙宇和祠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
- 3 庙廊
- 3、太庙两廊。
- 4 庙器
- 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 5 庙祧
- 庙祧,泛指祖庙。《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汉 张衡 《东京赋》:“蒸蒸之心,感物曾思,躬追养於庙祧,奉蒸尝与禴祠。” 宋 王安石 《覃恩昭宪杜皇后李惠贺皇后淑德尹皇后孙侄等转官制》:“予大祭于庙祧,而哀夫先后之家寖替而不章,乃诏有司博求其世。”
- 6 庙象
- 1.亦作"庙象"。 2.庙中神像。
- 7 庙院
- 庙院是词语,拼音 miào yuàn,释义为名门望族世有官祭的宗祠。
- 8 庙学
- 庙学是一个词语,旧指设于 孔 庙内的学校。 出自宋 王安石 《潭州新学》。
- 9 庙主
- 庙主,意为主持庙中事物的和尚或道士,出自《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 10 庙议
- 2. 朝廷的谋议。 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 蕴古 素谓庙议咸许,其来也,意得甚。” 明 张居正 《与王鉴川计送归那吉事》:“彼虽有言,庙议已决,无足恤也。”
- 11 庙战
- 朝廷对于战事的筹划和决策。《淮南子·兵略训》:“凡用兵者,必先自庙战,主孰贤,将孰能,民孰附,国孰治,蓄积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备孰便,故运筹於庙堂之上,而决胜乎千里之外矣。”《文子·微明》:“故察於刀笔之迹者,不知治乱之本;习於行阵之事者,不知庙战之权。”
- 12 庙像
- 庙像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miào xiàng,意思是庙中神像。
- 13 庙碑
- 庙碑,自汉朝起我国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庙碑也是词碑的一种,仓颉庙碑纵高27.9cm。
- 14 庙攻
- 用朝廷制订的策略制胜敌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绝之於内而施之於外,资其轻者,辅其弱者,此谓庙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