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乌读音
三足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西王母取食之鸟。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日中之三足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西王母取食之鸟。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张守节正义引张楫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
⒉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
引《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乌集沛国,白鹿、白兔、九尾狐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又按《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
《周书·明帝纪》:“丙申, 顺阳献三足乌。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称庆。”
亦省作“三足”。 《后汉书·班固传》:“甘露宵零於丰草,三足轩翥於茂树。”
李贤注引《古今注》:“元和二年,甘露降河东,三足乌集沛国。”
晋成公绥《乌赋》:“若乃三足德灵,国有道则见,国无道则隐。”
⒊ 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日中之三足鸟。
引汉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艺文类聚》卷一百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乌见者,大旱赤地。”
后因以指日。 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花交响共命鸟,金牓双廻三足乌。”
仇兆鳌注引黄生曰:“金榜廻乌,犹云日射黄金牓。三足乌,即日也。”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无端三足乌,团团光烁烁。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轮落。”
亦省作“三足”。 唐柳宗元《跂乌词》诗:“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妬尔令尔疾。”
国语词典
神话传说中的神鸟:(1) 太阳中的神鸟。《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鸟。」汉.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汉.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后以指日。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莲花交响共命鸟,金牓双回三足乌。」(2) 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唐.张守节.正义:「三足乌,青鸟也。主为西王母取食,在昆墟之北。」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足乌 (神话中的神鸟)
三足乌相关词语
- 1 三三两两
- 《闻一多全集·年谱》:时文林街一带已有歪戴呢帽的人~散在街上。
- 2 三老
-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 3 三家诗
- 中国《诗》学名词。《齐诗》、《鲁诗》、《韩诗》的合称。因为三家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文字书写,又称今文诗。
- 4 三更半夜
- 三更半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ān gēng bàn yè,指深夜。出自《宋史·赵昌言传》——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
- 5 三父八母
- 三父八母,旧指同居继父、不同居继父、从继母改嫁之继父,合称三父;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合称八母。
- 6 三花聚顶
- 三花聚顶是内丹学术语,在古代,“花”与“华”通,“华”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华”,表示人体精气神之荣华。所谓“聚顶”就是精气神混一而聚于玄关一窍。
- 7 三辰
- 三辰(佐匹克隆片),适应症为用于各种失眠症。
- 8 三曹对案
- 【相近词】当面对质、三头对案
- 9 三眼铳
- 三眼铳在明代常见,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装填速度太慢。由于上述原因,三眼铳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前景被遗忘。但是三眼铳在民间却留存至今,百姓使用只装火药不装铸铁球的三眼铳当做驱魔吓驱除邪物的工具,类似鞭炮的作用。现在在中国南方一些客家地区,依然可以看到三眼铳和这类活动。
- 10 三湘
- 由于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偏东,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为主,明显不同于西边和南边的崇山峻岭。这样,洞庭湖辐射区域是湖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名为“湘中”;西部雪峰山脉名为“湘西”,南部靠近南岭山脉名为“湘南”。注意,“三湘”概念里是没有湘北湘东的,地理上靠北的长沙益阳岳阳等,历史上都是称湘中。(幼时常以为益阳在湘北,但是市区很多单位明明都挂着“湘中××厂”)。湖南在历史上全省曾分为三道,民国3年(1914年),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民国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这时全省分为三道,一直延续到道制取消。
- 11 三月三日
- 三月三日是中国古代的上巳节(以在三月上旬的巳日而得名,魏以后改定为农历三月初三)。词作者是东晋庾阐,属于五言律诗。
- 12 三材
- 三材,拼音sān cá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三位辅弼之才。
- 13 三足鼎立
- 三足鼎立,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sān zú dǐng lì,指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
- 14 三闾大夫
- 屈原被放之前,他的最后官职是“三闾大夫”。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