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钉截铁读音
斩钉截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
(1)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干脆利索,毫不犹豫
英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利落。
引《景德传灯录·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朱子语类》卷五一:“看来,惟是孟子説得斩钉截铁。”
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权支应。”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二:“‘请假,你不好意思请假,我给你请假。’ 朱瑞芳说得斩钉截铁。”
⒉ 比喻雄健有力。
引元马致远《哨遍·张玉岩草书》套曲:“仔细看六书六法皆完备……甚雄势,斩钉截铁,缠葛垂丝,似有风云气。”
国语词典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朱子语类.卷五一.孟子.梁惠王上》:「见得事只有个是非,不通去说利害。看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红楼梦.第六六回》:「他小妹果然是个斩钉截铁之人。」也作「斩钢截铁」。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斩钉截铁
斩钉截铁的近反义词
斩钉截铁造句
- 适当放弃,做出斩钉截铁的决定,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 小明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
- 怎么办?终于理智战胜了感情,我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不能答应你!
- 他斩钉截铁的说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与自己没有关系。
- 小明办事斩钉截铁,十分值得信任。
- 张瑞敏斩钉截铁地说,正确!
- 他对我斩钉截铁地说他要出国。
- 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
- 他的发言十分精彩,而且语调是那么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 犹豫了一下,接着她就斩钉截铁地说,好!
斩钉截铁相关词语
- 1 斩衰
- 斩衰,汉语词汇,拼音zhǎn cuī,亦作“ 斩縗 ”(音同催),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服期三年。
- 2 斩获
- 斩获,原指在战场上斩杀,俘获敌人的所得。现多指在比赛或竞赛中获得奖章、奖牌等。
- 3 斩马刀
- 斩马刀,汉代之古兵神器;《汉书》有载:“王莽使武以斩马挫董忠。”《汉书·朱云传》亦载:“臣愿赐尚方斩马,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瘪对日安昌侯张禹。”
- 4 斩标
- 斩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ǎn biāo,意思是被判死刑者临刑时背上所插的标志。
- 5 斩荆披棘
- 斩荆披棘,成语,作谓语、宾语、状语身处荆棘之中,仍旧努力前行。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服困难。同“披荆斩棘”。斩荆披棘。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6 斩新
- 斩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ǎn xīn,是指崭新,全新。
- 7 斩监候
- 经过复核,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等几种情况:情实即罪情属实,立即执行;缓决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稍小,留待下次秋审或朝审时再审核;可矜即案情属实,但情有可原,减死,留养承祀即情节虽重,但父母、袓父母年老无人奉养,免于死刑。
- 8 斩立决
- 斩立决,为古代的一种刑罚。
- 9 斩马剑
- 斩马剑,又称断马剑,为汉代之兵器,由尚方令铸造,供皇室使用,即俗称的尚方宝剑。唐朝时,称陌刀为斩马剑。宋朝后改称斩马刀。明朝之后,称类似于日本的大太刀与倭刀,用来扫击敌人之腰身或马腿的长刀为斩马刀,又称扫刀、砍刀。传至清末,义和团使用此类刀具,因此又称义和刀。民国时的苗刀可能起源于此。
- 10 斩头去尾
- 斩头去尾,成语,意思是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也指剩下中间部分。
- 11 斩假石
- 斩假石又称剁斧石。一种人造石料。将掺入石屑及石粉的水泥砂浆﹐涂抹在建筑物表面﹐在硬化后﹐用斩凿方法使成为有纹路的石面样式。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斩假石施工。
- 12 斩草除根
- 斩草除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ǎn cǎo chú gēn,意思是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 13 枣核钉
-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暗器。
- 14 砸锅卖铁
- 砸锅卖铁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á ɡuō mài tiě,这里的锅代指的是灶,砸锅卖铁指的是把灶砸了,把铁锅拿出去卖。比喻人做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