惛瞢读音
惛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惛瞢"。 2.迷糊不清。
引证解释
⒈ 见“惛懵”。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惛瞢相关词语
- 1 惛乱
- ㄏㄨㄣ ㄌㄨㄢˋ
- 2 惛惑
- 惛惑是一个汉语词汇,hūn huò,ㄏㄨㄣ ㄏㄨㄛˋ,糊涂困惑。
- 3 惛愚
- 惛愚,拼音是hūn yú,意思是昏庸愚昧。
- 4 惛俗
- 释义(昏乱的流俗)
- 5 惛眩
- 惛眩,拼音是hūn x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头昏眼花。
- 6 惛愦
- 惛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ūn kuì,指糊涂;不明事理;迷糊不清。
- 7 惛怳
- 糊涂不清。《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行役数年,羁病侵迫,识虑惛怳,久绝人世。”
- 8 惛眊
- 惛眊,是一个汉语词汇,眊,眼睛不明亮的样子。老眼昏花,形容人衰老。
- 9 惛耄
-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 强 转惛耄,废忘事几。 稽使君 曾以一玉巵与 强 ,后忽语 稽 曰:‘昔 安期先生 以此物相遗。’”
- 10 惛忧
- 忧闷。《晏子春秋·问上七》:“ 吴 越 受令, 荆楚 惽忧,莫不宾服。” 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曰:“惽者,闷之借字也。” 明 张居正 《答李石麓相公书》:“今年伯翁与先人,相继永逝,而翁与弟,同抱惽忧,以此言哀,哀可知矣。”
- 11 愚瞢
- 愚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ú méng,是指愚昧不明。
- 12 智惛
- 神智迷乱;胡涂。《淮南子·齐俗训》:“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幽明诡性,令智惛兮。” 唐 皎然 《禅诗》:“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书房窗外的树木苏苏地讥笑他的心乱智昏。”
- 13 惛瞀
- 惛瞀,汉语词语,拼音是hūn mào,释义是昏暗而不明事理。
- 14 惛迷
- 惛迷,拼音是hūn m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