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词读音
诬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诬辞"。亦作"谶辞"。 2.虚假不实之词﹔言过其实之词。 3.特指诬陷之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诬辞”。亦作“讖辞”。
⒉ 虚假不实之词;言过其实之词。
引汉刘向《说苑·贵德》:“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诬词以示之。”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华》:“华进士时,著《含元殿赋》万餘言, 颖士见而赏之,曰:‘《景福》之上,《灵光》之下。’ 华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 颖士词锋俊发, 华自以所业过之,疑其诬词。”
⒊ 特指诬陷之词。
引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六:“去年夏,为仇家诬辞所及,幸得脱。”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诬词
诬词相关词语
- 1 诬谤
- 释义:对人进行诬蔑诽谤
- 2 诬托诡挂
- 1.谓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别人名下﹐以逃避田赋﹑徭役。
- 3 诬枉
- 诬枉,拼音为wūwǎng,释义为诬陷冤枉别人。
- 4 诬污
- 诬污,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诬蔑;玷污。
- 5 诬诈
- 诬诈是诬陷讹诈的意思。
- 6 诬争
- 诽谤、争吵。《史记·五宗世家》:“ 常山宪王 蚤夭,后妾不和,适孼诬争,陷于不义以灭国,朕甚闵焉。”
- 7 诬执
- 宋 苏轼 《杭州召还乞郡状》:“窃伏思念,自忝禁近,三年之间,台谏言臣者数四,只因发策草麻,罗织语言,以为谤讪,本无疑似,白加诬执。”《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本月初六日,因 计氏 容 海姑子 、 郭姑子 到家, 珍哥 诬执 计氏 与道士和尚有奸,挑唆 晁源 将 计氏 逼打休弃。”
- 8 诬证
- 作伪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 王守澄 ﹞使人诬告 宋申锡 谋立皇帝弟 漳王 李凑 , 王守澄 据诬告奏闻……亲近人诬证 宋申锡 确有密谋。”
- 9 诬洿
- 诬蔑;玷污。《史记·田叔列传》:“ 杜大夫 及 石氏 使人谢,谓 田少卿 曰:‘吾非敢有语言也,愿 少卿 无相诬污也。’” 宋 司马光 《龚君宾论》:“﹝ 王莽 ﹞又欲诬洿清士,以其臭腐之爵禄,甘言谀礼,期於必致。” 茅盾 《路》一:“也是少爷出身的 薪 好像闺秀被人诬污似的很生气。”
- 10 诬善
- (2).伪善。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多违志俭养,约生以待终;终没之后,乃崇饬丧纪以言孝,盛飨宾旅以求名,诬善之徒,从而称之。”
- 11 诬构
- 诬构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无中生有地罗织罪名,出自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
- 12 诬玷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郎君少年,当诚实些,何乃造次妖妄,诬玷人家闺女,是何道理?”
- 13 诬伏
- 犹诬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令又疑邻妇与私,榜掠之,五毒参至,妇不能堪,诬伏。”
- 14 诬灭
- 诬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ū miè ,指诬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