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庳读音
有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有卑"。亦作"有鼻"。 2.古地名。又名鼻墟﹑鼻亭。有﹐词头。相传舜封其弟象于此。故址在今湖南省道县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有卑”。亦作“有鼻”。古地名。又名鼻墟、鼻亭。有,词头。相传舜封其弟象于此。故址在今湖南省道县北。
引《孟子·万章上》:“象至不仁,对之有庳。”
《汉书·邹阳传》:“昔者, 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於有卑。”
颜师古注:“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
《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舜封象於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
国语词典
地名。位于今湖南省道县,舜封其弟象于此。也作「有鼻」。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有庳
有庳相关词语
- 1 有产者
- 这部小说是小说家“Forsyte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Soames Forsyte同他的妻子Irene以及Bosinney三人的三角关系。
- 2 有翅难飞
- 有翅难飞是汉语词汇,拼音yǒuchì-nánfēi,出自《杏林庄》。
- 3 有谱
- 有谱是自适应学习平台、教学数据决策系统,是由铭仁(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用于教育大数据、互动教辅方案的解决与实施。
- 4 有身分
- 受人尊重﹐有社会地位。
- 5 有色眼镜
- 有色眼镜,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yǒu sè yǎn jìng,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如: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 6 有守
- 有守,yǒu shǒu ㄧㄡˇ ㄕㄡˇ,出自《书·洪范》,是有操守,有节操的意思。
- 7 有识
- 有见识。
- 8 有损无益
- 释义:只有减少,没有增加。也指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 9 有头无脑
- 有头无脑,读音yǒu tóu wú nǎo,汉语成语,形容蠢人。
- 10 有文无行
- 有文无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ǒu wén wú xíng,意思是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 11 有闻必录
- 有闻必录是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新闻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最早出自1883年6月10日上海《申报》的一则黑旗军获胜的新闻。文中写道:“此信不知自何而来,官场中亦多有传述。是真是伪,万里关河无从探悉,亦以符有闻必录之例云尔。”作为一种新闻思想,在70年代的《申报》上已有所表述。它当时的主要含义是:只要是听到有人讲过的事实,报纸就可以报道,至于真伪如何,报馆不负责任。从此,这句口头禅作为报馆回敬外界各种指责的护身符、挡箭牌而流行起来。这句话的另一种次要含义是:报馆所听到的重要新闻都应照样登载,不要以利害关系和其他主观因素决定取舍。这种含义在当时使用极少,一直不占主要地位。有闻必录的说法与中国古代的御史制传统有关,是中西方传播观念融合的一种畸形产物。
- 12 有性
- 13 有格制
- 有格致yǒugézhì 亦作“有格制”。犹得体。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徽宗尝问所臣:‘七夕何以无假?’时王黼为相,对云:‘古今无假。’徽宗喜甚,还语近侍,以黼奏对有格制。盖柳永《七夕词》云:‘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而俗谓事之得体者,为有格致也。”格致yǒugézhì 亦作“有格制”。犹得体。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徽宗尝问所臣:‘七夕何以无假?’时王黼为相,对云:‘古今无假。’徽宗喜甚,还语近侍,以黼奏对有格制。盖柳永《七夕词》云:‘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而俗谓事之得体者,为有格致也。”
- 14 有得
- 有得,有所得;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