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公读音
厢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朝梁侯景对其亲信封加的官号。
引证解释
⒈ 南朝梁侯景对其亲信封加的官号。
引《南史·贼臣传·侯景》:“其( 侯景 )亲寄隆重则号曰左右厢公,勇力兼人名为库真部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厢公
厢公相关词语
- 1 厢红旗
- 厢红旗,拼音xiāng hóng qí,是指镶红旗。清代八旗之一。
- 2 厢子
- 厢子,读音xiāng zǐ,汉语词语,意思是箱子。
- 3 厢吏
- 厢吏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ānglì,指《文献通考·职官十七》。
- 4 厢嵌
- 引证解释:镶嵌。厢,用同“ 镶 ”。 元 无名氏 《翫江亭》第一折:“我半年前倒下金子,雇人匠累丝厢嵌,何等的用心哩也。”《说郛》卷八七引 明 曹昭 《格古论·蜡子》:“有红蜡白蜡……可厢嵌钏镯碗盏戒指用。”
- 5 厢悬
- 释义:古代礼乐制度。悬钟磬类乐器于厢室中,谓之“厢悬”。其悬法因等级而异。 晋荀勗《奏条牒诸律问列和意状》:“是故造钟磬者,先依律调之,然后施於厢悬。”
- 6 厢村
- 城郊的乡村。
- 7 厢兵
- 厢兵是指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北宋初﹐将各地藩镇的精兵抽调中央﹐剩余的老弱残兵留在本地﹐另加新设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招募厢兵一般不讲求体质﹐还有部分厢兵来源于流放的罪犯﹐禁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也可降充厢兵。宋朝的厢兵从事各种劳役﹐诸如修建﹑运输﹑邮传等等﹐劳役极其沉重,军俸却很微薄﹐死亡和逃亡现象严重。厢兵在名义上按马兵和步兵﹐分别隶属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各种番号的厢兵一般有都和指挥两级编制﹐并以指挥为单位﹐分驻于各州府﹐或直属某些机构﹐部分厢兵还有军一级的编制。
- 8 厢长
- 旧时主管一厢行政之官吏。厢,城内外近城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域。
- 9 厢官
- 宋代官职名。宋初,京师开封府置四厢都指挥使,分管所辖城厢地区烟火盗贼等事,答罪以下可自行处分,当时称为厢主。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勾当左右厢公事所,命京朝官曾历通判、知县者四人分管京城四厢,凡民间斗讼贼盗杖六十以下者可专决,民间称为都厢。南宋临安城内外分南、北、左、右四厢,各置厢官,处理民间诉讼,分使臣十人缉捕在城盗贼,后废城内两厢官,仅城外置两厢。
- 10 厢白旗
- 镶白旗。清代八旗之一。参看"八旗"。
- 11 厢巡
- 厢巡,读作xiāng xún,汉语词语,是宋代京都巡夜的军警,属厢官统辖。
- 12 厢房
- 四合院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中国传统住宅统称。四合院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中国民居形式的典型。
- 13 厢军
- 宋代驻州之镇兵。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主要来自招募,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罕司、侍卫步车司。厢兵从事劳役大概包括:京城的东西八作司、牛羊司、御辇院、军器库、后苑造作所、后苑工匠、南北作坊、绫锦院、弓弩院、东西水磨务、东西窑务、御厨、御膳厨、法酒库、油库、醋库、布库等,以及开封府的步驿、马递铺(骑马递送文件)等。 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 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但地位,待遇较禁军为低。
- 14 厢黄旗
- 镶黄旗。清代八旗之一。参见"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