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晦读音
悖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悖晦
(1) 〈方〉糊涂;昏聩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悖悔”。糊涂;昏聩。
引《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哎呀!你小人儿家只这们悖晦哩!”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师傅,你这话从何説起?你今日大清早起,想来不醉!便是我合你别了一年,你悖悔也不应悖悔至此!”
萧乾《栗子·皈依》:“我这当年绣过戏凤的眼,怎么会连根寸针都穿不上了,我这老悖晦!”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悖晦
悖晦相关词语
- 1 悖于常理
- 悖:违背。悖于常理,违背了常规的道理。
- 2 悖于初意
- 违背了当初的意愿。悖:混乱相冲突。
- 3 悖君之贼
- 违背君主的乱臣贼子。
- 4 悖逆不轨
- 指违背正道,不守法规
- 5 悖礼犯义
- 跟情理相违背,跟道义相冲突。
- 6 悖妄
- 悖妄,拼音bèiwàng,汉语词汇,意指荒谬狂妄。
- 7 鄙悖
- 浅陋背理。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靳侮交杂,意极鄙悖。” 吴稚晖 《书后》:“此如 刘锡鸿 之徒,在三十年前,陈其鄙悖之理由,阻挠铁路等事。”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三》:“故以之接人,则彬彬有度;以之律己,则鄙悖远矣。”
- 8 蔽晦
- 基本解释:是指蒙蔽或受蒙蔽。
- 9 贬晦
- 谦退韬晦。《北史·魏阳平王新成传》:“ 子孝 以国运渐移,深自贬晦,日夜纵酒。”
- 10 并行不悖
- 并行不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ìng xíng bùbèi,意思是指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
- 11 并存不悖
- 并存不悖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ìng cún bù bèi,意思是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 12 猖悖
- 亦作“ 猖悖 ”。 凶暴悖逆。《晋书·刘元海载记》:“自 和 安 已后,(汉)皇纲渐颓…… 黄巾海沸於九州,羣阉毒流於四海, 董卓因之肆其猖勃, 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晋书·苻坚载记下》:“(坚)召慕容暐 责之曰:‘卿父子干纪僭乱,乖逆人神,朕应天行罚……奈何因王师小败,便猖悖若此!’”《魏书·羊深传》:“ 羊深 血诚奉国,秉操罔贰,闻弟猖勃,自劾请罪。”
- 13 悖时砍脑壳
- 一般用来诅咒人会倒霉,不会有好结果。
- 14 悖谬
- 悖谬是汉语词汇,拼音bèimiù,意思是荒谬,不合常理;亦 背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