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龁读音
齧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咬。 清陈梦雷 《抒哀赋》:“挈蚘首以啮齕兮,何将伯之却顾。”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齧龁相关词语
- 1 齧肥
- 吃肥美的肉。 唐 刘禹锡 《因论·叹牛》:“我之沽是,屈指计其直可以持醪而啮肥,饴子而衣妻。”
- 2 漂齧
- 冲刷浸蚀。
- 3 侵齧
- 侵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īn niè,意思是逐渐损害。
- 4 缺齧
- 破损。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漏越之琴,窃 庄文 之价,缺啮之剑,盗 顷襄 之名。” 南唐 陈陶 《宿岛径夷山舍》诗:“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 5 噬齧
- 3.喻迫害。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而曾经亲见,或亲受其噬啮的老实人,乃忽以‘落水狗’视之,不但不打,甚至于还有哀矜之意。”
- 6 兽穷则齧
- 指野兽陷于绝境必然进行搏噬反扑。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便会竭力反击。
- 7 漱齧
- 亦作“潄啮”。侵蚀;冲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湖口县 前受 大江 ,左当 彭蠡 ,波涛潄啮,岸石峥嵘,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复补修。”
- 8 蹄齧
- (3).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
- 9 兔齧
- 2.病名。足跟部的痈疽。其状如为兔所啮,故名。《灵枢经·痈疽》:“发於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 10 吞齧
- 吞啮,汉语词语,读音tūn niè,亦作“ 吞啮 ”,指吞食或湮灭。
- 11 咬文齧字
- 咬文啮字,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出自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以觞政,切不可咬文啮字,兼以诗词困人。”
- 12 咂齧
- 亦作“ 咂囓 ”。叮咬。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长道渔翁》:“但蚯蚓遍满身中,咂啮不置,若披蓑茸茸然。” 宋 陈造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诗:“白虫散如蛆,黑虫聚如蚁。循缘仍咂囓,欲寐复九起。”
- 13 齧缺
- 齧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缺口,锋刃破缺。也指传说中的上古贤人。借指隐士。
- 14 齧臂
- 齧臂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咬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