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驳读音
论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论驳"。 2.辩论驳正。 3.评论辩驳的奏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论駮”。 辩论驳正。
引《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餘篇。”
唐陆贽《卢翰刘从一门下中书侍郎平章事制》:“今百度伊始,六府载张,论駮是非,不可以不审;宣扬宪令,不可以不明。”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国家倣唐旧制,分建三省,凡政令之失中,赏刑之非当,其在中书,则舍人得以封还,其在门下,则给事得以论驳。”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九章:“而近世诸国之学者所引申所论驳,亦皆以此为论理之中心。”
⒉ 评论辩驳的奏章。
引《新唐书·齐澣传》:“论驳及誥詔皆援準古谊,朝廷大政必咨之,时号‘解事舍人’。”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论驳
论驳相关词语
- 1 论吏
- 评论考察官吏的才德。《孔子家语·执辔》:“故天子论吏而德法行,事治而功成。” 唐 于邵 《为福建李中丞谢上表》:“臣闻度材任器,论吏底禄, 三代 所以直道而行,迭相沿袭,未之易也。”
- 2 论诘
- 论辩诘问。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君 论诘亹亹,听者忘疲。”《新唐书·李绅传》:“ 绅 愈 果不相下,更持台府故事,论诘往反,诋讦纷然,繇是皆罢之,以 绅 为 江西 观察使。” 宋 叶适 《宋厩父墓志铭》:“时诸儒以观心空寂名学,徒默视危拱,不能有论诘,猥曰‘道已存矣’。”
- 3 论谳
- 宋 王安石 《又赐敕奖谕审刑院详议官大理寺详断官等》:“汝等能勤且敏,论讞用单。” 元 柳贯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讞。” 清 吴嘉宾 《城南书舍图序》:“读如听辞,著如论讞。今语治狱者曰:子姑听辞勿论讞,可乎?”
- 4 论政
- 解释:议论政事。出处: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 叔文 论政。”《宋史·张方平传》:“朕欲卿与 韩绛 共事,而卿论政不同。”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 孔子 之论政,虽有所谓大同之世,太平之治,其所雅言者,总不出上天下泽,羣臣大防。”
- 5 论谥
- 论谥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评论其生平事迹,然后赐给谥号。
- 6 论考
- 论考,读音lùn kǎo,汉语词语,意思是讨论研究。
- 7 论天
- 论天,汉语词汇,讨论天象。
- 8 论载
- 论载,拼音是lùn zǎi ,注音是ㄌㄨㄣˋ ㄗㄞˇ,释义是论说和记载。
- 9 论集
- 编次撰集。 汉 赵岐 《<孟子注疏>题辞解》:“於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 公孙丑 、 万章 之徒难疑荅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 10 论人
- 论人,评论人。 唐 韩愈 《送石处士序》:“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 河 决下流而东注。” 明 黄淳耀 《吾师录·恕物》:“故曰论人,当於有过中求无过,不当於无过中求有过。”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 中国 的论客,论事论人,向来是极苛酷的。”《吕氏春秋·论人》道家伊尹学派讲求太上求诸己之理。
- 11 论记
- 【释义】:1.记述。 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 12 论斤
- 论斤,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jīn,释义是按斤量计算。
- 13 论法
- 论法,讨论法律。 北齐 刘昼 《新论·法术》:“今法者则溺於古律,儒者则拘於旧礼,而不识情移法宜变改也。此可与守法而施教,不可与论法而立教。”
- 14 论绎
- 论绎是汉语词语,拼音lùn yì ,意思是议论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