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读音
常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常言
(1) 习惯上常说的谚语、格言一类的话,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英
引证解释
⒈ 平常说话。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
⒉ 平庸的言词。
引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中储光羲诗评语:“储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
⒊ 民间流传的口头语,如谚语、格言等。
引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孙炎作反切语,本出於俚俗常言,尚数百种。”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常言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
王安友《协作》:“常言说:虚了实不得,瘸了走不得。”
国语词典
日常流行的一些口头语,如谚语、格言等。
如:「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常言
常言造句
- 常言说‘有志不在年高’,在国际上获得奥林匹克数学金奖的不少都是初中生、高中生。
- 常言道旁观者清,他的意见值得你认真考虑。
- 常言道柔能克刚,你没有必要硬来。
- 手上有几个钱了,就那么挥霍,常言说积谷防饥,怎么就不想想以后的日子?
- 常言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我那一桩赶得上姑奶奶?
- 常言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劝你赶快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生",因此不论在什么场合,都应谨慎自己的言行。
- 常言道“祸从口出”,你说话还是小心点为好。
- 常言所说“知足不辱”包含了颇深的人生哲理,它告诫人们不能有非分的贪心,贪心容易招来祸患。
- 常言道:"祸从口出",你说起话来没遮没拦,早晚得惹祸。
常言相关词语
- 1 常服
- 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服装,意为平常时候穿着的军服。其主要特点是庄重、威武,能反映民族传统习惯和精神,适合日常穿着。
- 2 常赋
- 固定的赋税。《魏书·食货志》:“先是 太安 中, 高宗 以常赋之外杂调十五,颇为烦重,将与除之。” 唐 孙樵 《书何易于》:“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偻仗者, 易于 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 宋 范成大 《寒亭》诗:“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 3 常怀
- 常怀,汉语词汇,是指固定不变的归向。
- 4 常满仓
- 《汉书·王莽传上》:“是岁, 莽 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晋书·食货志》:“ 永平 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於城东,粟斛直钱二十。”参见“ 常平仓 ”。
- 5 常明灯
- 常明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áng míng dēng,基本意思是长明灯。
- 6 常山舌
- 唐代安禄山叛乱,常山太守颜杲卿因城陷被俘,骂不绝口,禄山割其舌,问:‘复能骂否?”杲卿乃不屈而死(见《新唐书·颜杲卿传》)。后以“常山舌”指其事,为宁死不屈之典。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7 常经
- 常经,拼音cháng jīng,出处《战国策·赵策二》《汉书》,固定不变的法令规章;永恒的规律。
- 8 常均
- 犹常法
- 9 常规武器
- 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以外的武器,通常称为常规武器。常规武器包括地面常规武器、航空常规武器和海上常规武器。地面常规武器包括地面突击武器、地面压制武器、地面防御武器、防空武器和轻武器。航空常规武器包括各种作战飞机、保障飞机和机载武器系统。海上常规武器包括舰艇和海军飞机以及舰载、机载武器系统和水中兵器。在大规模杀伤破坏武器出现以前,常规武器是武装斗争的主要工具。
- 10 常奉
- 常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ng fèng ,指固定的奉祀者。
- 11 常调
- 常调 ,官制用语。又叫“常调官”。宋朝判、司、簿、尉及其摄官,依不同出身、任数、考数、举主员数,是否流外,升转录事参军或下州令、录,称为常调。以此法升转之官,则称常调官。时有俗语说: “家常饭好吃,常调官好做”。
- 12 常位
- (2).谓因功而世有的爵位。《国语·晋语八》:“君抡贤人之后有常位於国者而立之,亦抡逞志亏君以乱国者之后而去之。”
- 13 常刑
- 常刑,汉语拼音chánɡ xíng,意思是一定的刑法。
- 14 常在
- 常在,清宫妃嫔制度中的低阶称谓之一,比“答应”这最低级妃嫔位分高一级。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或常在。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贵人,嫔,妃,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