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读音
包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包公
同“包拯”
引证解释
⒈ 即包拯。宋庐州合肥 (今属安徽 )人,因曾任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为人刚毅,居官廉洁。其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被尊称为“包公”、“包青天”。在多种小说、戏剧如《智斩鲁斋郎》、《铡美案》、《铡包勉》、《包公案》(又称《龙图公案》)、《三侠五义》中,都把他描写成刚正廉明、不畏权贵的清官典型。后借指办事公道,铁面无私的人。
引清昭槤《啸亭续录·吴南溪》:“﹝公﹞面黧黑,寡言笑,当时有‘包公’之称,尝弹果毅公訥亲,为世所称。”
傅晓航《九只小鸭子》:“办社务的干部,手脚干净,青天包公呵!”
国语词典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包公造句
- 这里,白天您可穿越时光隧道,参观三国古战场、曹操点兵教弩台、包公文化园、李鸿章故居等,品味历史的厚重;夜晚,您可以漫步在银河边,赏银河月色。
- 看到铁面无私的包公铡了奸臣,台下观众不禁叫好起来。
- 包公针对这种弊病,专门出了一份告示,儆戒官员、士绅不得任意扩大贡砚数目,不准向砚工摊分工钱。
- 荷花代表正直光明正大。当年包公的官府壁画上也画着一幅荷花图,上面也有“光明正大”几个字。荷花还代表善良真诚的意思。
- 那个淮阳,又叫陈州,就是当年包公放粮的地方,元杂剧里有《包侍制陈州粜米》这样的剧目。
- 闽剧《丹青魂》、越剧《追鱼》、吉剧《包公赔情》等新编历史剧,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焕发出戏曲艺术的勃勃生机。
- 人们赞颂包公断案如神,却不能忽略,他能秉公执法,恰因心中无贪欲,可以无所顾忌。
- 在包公生前,他的事迹口耳相承,广为传诵,死后至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
- 合肥包公园清风阁今起闭园改造。
- 包公是一个铁面无私的清官。
包公相关词语
- 1 包浆
- 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渍,或者土埋水沁,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人们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
- 2 包衣
- (1) 奴仆(满语“包衣阿哈”的省略语) 英 slave
- 3 包竹
- 丛生的竹子。
- 4 包围
- 包围,指四面围住,使其无法逃跑。语出《文献通考·田赋六》:“ 延福 等五十四圩,周回一百五十馀里,包围诸圩在内。”
- 5 包揽词讼
- 包揽词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āo lǎn cí sòng,意思是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 6 包举
- 包举是指全部占有,出处贾谊《过秦论》。
- 7 包办代替
- 包办代替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āo bàn dài tì,意思是指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旁人参与。
- 8 包抄
- 包抄,读作bāo chāo,汉语词语,指绕到敌人背面或侧翼进攻敌人。
- 9 包打听
- 此外还有由欧·亨利所作的同名小说《包打听》。
- 10 包囊
- 装杂物的小包袱;囊袋
- 11 包氏父子
- 该片根据张天翼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老包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子,然而,儿子不求上进,老包望子成龙的希望化为泡影的故事。
- 12 包蒙
- 包蒙,读音baome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愚昧。
- 13 包干制
- 包干制是指将个人消费分为若干方面,不同方面按不同的分配标准来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分配制度。包干费包括伙食费、服装费、津贴费三项,不包括保育、保姆、妇女卫生、老年优待等费用。后者,按标准只发给需要 (应当享受) 这些消费的职工。分大包干和小包干两种。实行小包干,即按照供给制标准,伙食费分大、中、小灶,津贴和服装费不分职务高低,以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包于发给个人,由个人调剂使用。小包干改为大包干后,伙食费仍分大、中、小灶,津贴 (包括服装费在内) 按照职务划分等级,实行一职数级,上下交错。
- 14 包干分配
- 包干分配是农村、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一种分配形式。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牧民之间采取的一种主要分配办法。其特点是: (1)生产与分配密切结合,通过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规定“上交国家,留给集体,农(牧) 民个人所得”的定量分配额,因而包干分配合同既是一年早知道的分配方案,又是年终进行结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