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包读音
浆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胎膜。
引证解释
⒈ 即胎膜。
引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老太婆终于用剪子把‘浆包’剪破,用瘦骨棱棱的手指把带血的婴儿拖了出来。”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浆包
浆包相关词语
- 1 浆水石
- 石 : 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指石刻:金石。指古代用来治病的
- 2 浆膜
- 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
- 3 浆液
- 浆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āngyè,是指无色、透明的液体。
- 4 浆果
- 浆果,是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浆果类果树种类很多,如葡萄、猕猴桃、树莓、醋栗、越橘、果桑、无花果、石榴、杨桃、人心果、番木瓜、番石榴、蒲桃、蓝莓、西番莲等。
- 5 浆纱
- 工艺过程
- 6 绞包针
- 缝麻袋等大型包裹用的一种铁针,较粗而长,略呈弯形。
- 7 椒浆
- 椒浆,是汉语词汇,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解释为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
- 8 胶浆
- 主要指生胶或混炼胶溶解于适当溶剂后所成的胶体溶液。
- 9 浸包
- 包容。《辽史·营卫志中》:“ 辽国 尽有大漠,浸包 长城 之境,因宜为治。”
- 10 救生包
- 紧急维持生命的小包裹。
- 11 卷包
- 《红楼梦》第一○三回:“你们不是常和姑娘说,叫他别受委屈,闹得他们家破人亡,那时将东西卷包儿一走,再配一个好姑爷。”
- 12 糠包
- 糠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āng bāo,是指草包、没有本领的。
- 13 浆粉
- 浆粉是一个词语,拼音是jiāng fěn ,出处是宋 陆游 《清暑》诗。
- 14 浆家
- 宋 范成大 《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浆家馈食槿为藩,酒市停骖竹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