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本读音
摺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折本
(1) 亏本
英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本钱亏损。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折本
摺本相关词语
- 1 摺纹
- 皱纹。 萧军 《八月的乡村》四:“ 铁鹰队长 看一看他微笑着,鼻子起着拱动的摺纹。”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变的世故在他的额门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纹。”
- 2 浙本
- 浙本主要指浙江杭州刻印的书籍(称“杭本”或“杭州本”)。
- 3 珍本
- 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如国内所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本。
- 4 证本
- 够本﹐保本。
- 5 挣本
- 挣本,汉语词汇,指挣回本钱。
- 6 整本大套
- 整本大套,读音 zhěng běn dà tào ,汉语成语,指有计划、有条理、全面。出自老舍《赵子曰》。
- 7 节制资本
- 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纲领之一,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的资本纲领。早在1905年孙中山就有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萌芽,提出中国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又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孙中山全集》 第一卷272—273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大力提倡大企业国有,并于1921年提出民生主义就是要解决“土地”与“资本”两个问题。1924年国共合作时,他又进而正式提出“节制资本”,并把它与“平均地权”并列为民生主义的两大基本纲领。“节制资本”的基本内容是发达国家资本和节制私人资本,把“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实业计划》) 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对私人资本则采取既保护、鼓励又加以限制的政策,防止其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有善果,也有恶果”(《孙中山全集》第一卷327页),实行节制资本,就可以取其“善果”,避其“恶果”,做到既振兴实业,开发富源,又防止资本主义发展的流弊。并且认为,在国为“民国”的条件下,实行企业国有就是实行社会主义。但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所要建立的“民国”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所以实行企业国有并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提出民国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并明确规定在应收归国有的企业中,包括外国在华企业以及制定劳工法,改善劳工生活条件等,使“节制资本”有了新的内容,但其性质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 8 执本
- 《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君者执本,相执要,大夫执法,以牧其羣臣。”《汉书·艺文志》:“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 9 枝源派本
- 枝源派本,成语,作谓语、定语,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出自宋·叶滴《题陈寿老论孟纪蒙》:“天台陈耆卿生晚而又独学,奚遽笔之书?然观其简峻捷疾,会心切己,则非熟于其统要者不能入也;总括凝聚,枝源派本,则非博于其伦类者不能推也。”
- 10 枝大于本
- 枝大于本,是汉语词汇,读音为zhī dà yù běn,释义是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 11 植众德本
- 积种种之功德也。
- 12 衆本
- 各种版本。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后》:“《黄庭内景》积载既久,转写多误……惟《华阳登真隐诀》所载,乃 杨许 旧本,可以据依。今参讐众本,而以《隐诀》是正,庶几不失真语云。” 宋 朱熹 《校序》:“今辄因其书更为校定,悉考众本之同异,而一以文势义理及他书之可证验者决之。”
- 13 摺皱
- 1. 层次。清陆以湉 《冷庐杂识·王惺斋大令》:“ 震川 文之妙,在意理稠迭,而摺皱分明。” 2. 皱纹。 逯斐 《解冻以后》:“﹝老汉﹞红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摺皱。”
- 14 摺奏
- 直达皇帝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