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读音
二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称丞相与御史。
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指大肠小肠。
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引证解释
⒈ 汉代称丞相与御史。
引《汉书·刘向传》:“今二府奏佞讇不当在位。”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二府,丞相、御史也。”
《后汉书·何敞传》:“二府闻敞行,皆遣主者随之。”
章炳麟《秦政记》:“武帝以降,国之辅拂,不任二府。”
⒉ 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引《宋史·职官志二》:“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宋王安石《父制诰》:“践更二府,执国机要。”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建炎维扬南渡时,虽甚苍猝,二府犹张盖搭狨坐而出,军民有怀甎狙击黄相者。”
⒊ 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引《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我在安东做了两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转了个二府,今年纔陞到这里。”
《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里的二府就合茌平的这位胡太爷是儿女亲家。”
⒋ 指大肠小肠。
引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餘,二府皆平復。”
国语词典
宋时因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权,故称为「二府」。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二府
二府造句
- 在路国的十二府中,平阳府是人口最多的,因为平阳府处在妖界东疆的边缘,是路国军事重地。
- 据此可知,早在甄家还未派人来京嘱托贾家替他们私藏违禁或贵重物品以前,荣宁二府的主子们已经获悉了老世交甄应嘉因挂误革职并罹遭抄家之祸。
- 敕有司移箕山、公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
- 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使二府将吏子弟数百人就受业,遂立学官,临飨讲肄。
- 二府街旁的中山中学校,中山。
- 宋代二府三司制的中枢机构体制取代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分散和转移了宰相的权力。
二府相关词语
- 1 二二虎虎
- 二二虎虎是汉语词汇,读音èrèrhǔhǔ,出自《红契》。
- 2 二門
- 二门,较大的院落等大门里面的一道门。
- 3 二麦
- 大麦、小麦。《宋书·武帝纪》:“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三:“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正月,﹞二麦黄。”
- 4 二六板
- 二六板(èr liù bǎn ㄦˋ ㄌㄧㄨˋ ㄅㄢˇ ),是京剧西皮中的调名。
- 5 二梁
- 5.二梁山。指今陕西省干县境的梁山及韩城县境的梁山。
- 6 二贺
- 二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èr hè ,是指唐贺德基、贺德仁兄弟。
- 7 二湖
- 二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èr hú,意思是指洞庭湖。
- 8 二虎
- 二虎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莽撞;大胆。
- 9 二甲
- 二甲,是词语,拼音为èr jiǎ,是殿试第二等意思。
- 10 二惑
- 见惑与修惑。(一)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称为见惑,如我见、边见等,是为见道所断之惑。(二)修惑,又作思惑,乃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为修道所断之惑。[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上](参阅‘见惑’‘修惑’)
- 11 贰府
- 知府的副职。 明 冯惟敏 《粉蝶儿·辞署县印》套曲:“把似你佐三邦,任贰府,还子待户封八县;凭着这大才能,你可也烈烘烘施逞了一遍。”
- 12 法国二月革命
- 见“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 13 二杆
- “二杆”也称为“二杆子”是中国北方方言词语,见于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方言.“二杆”的意思是“有点憨,没有主见并且过于执着另一层含义是指光棍又没钱.”(张辉:引用河南地方方言)生活中,孩子不听话不穿厚衣服,母亲常会说:“你个二杆子样儿,叫你不穿厚,冻你.”以河南方言为例,“二杆”中的“杆”也意为单枪匹马的意思,稍微有点贬义,即孤立的意思.
- 14 二广
- (1). 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 杨伯峻 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帝分军为二广,追蹑数十里,获阿保机之子。”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王之亲兵,分为二广,每广车十五乘,每乘用步卒百人,后以二十五人为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