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明读音
贤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贤明
(1) 有智慧、有能力的
英
引证解释
⒈ 有才德有见识。
引《战国策·燕策二》:“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於《春秋》。”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李少师贤妻》:“性贤明,有礼节。”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玉人哪,你是一位这样智慧、贤明的阏氏啊?”
⒉ 有才德有见识的人。
引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独念贤明蚤世,英华殂落。”
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诗:“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国语词典
有才德而明义理。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贤明
贤明造句
- 当今皇帝銮锋二世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其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使得国力在原有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震慑了西大陆虎视耽耽的诸国。
- 人们愈是贤明,愈低着腰向他人学习。
- 陛下乃是穆宗皇帝之孙,贤明爱人,被臣民拥立承继大统,乃是顺应民意之举。
- 回到徐州,布吕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宴以显示自己是个爱才若渴的贤明之主,吕绮英将徐州文武官员中能算得上是一号人物的一一给周瑜介绍了个遍,相互交流,感情融洽。
- 纵然是贤明的魏文侯,也曾对吴起杀妻求将的前科耿耿于怀;相比之下,才刚见面几天的楚悼王,就竟然将他看得比国土还重。
- 史称“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 这位国王贤明地统治着他的臣民。
- 尧帝是一个贤明达理谙识时务的英明领袖,他深知自己开创的这一事业远没有达到他统一天下的目的,而生命流逝逼得他不得不尽快选择好如意的接班人。
- 际此国难当前,而竟有人乘机发国难财,对难胞漠不关心,深愿贤明之当局有以取缔之。
- 他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贤明相关词语
- 1 贤内助
- 贤内助现多指贤惠能干的妻子。亦用以敬称他人妻室。
- 2 贤妻良母
- 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如今比喻女子贤德智慧、爱子持家、教子有方。
- 3 贤良
- 释义:1、有德行才能。2、是指有德行或才能的人。3、在古代,贤良乃古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贤良一词比作最忠诚、聪慧的大臣。此外,还有同名专辑和地名等。
- 4 贤良方正
- 贤良方正是汉代选官取士的科目之一。文帝二年(前 178)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后两汉诸帝大都颁布过察举此科目之诏令。属特举或制科,多在灾异危难之际举行,常连言“能直言极谏者”,以示广开直言之路,匡正帝王过失。有时连言“可亲民者”、“有道术之士”。被举者一般须经皇帝亲自策问,依高下授以官职。昭帝以后也有不经策问而直接授官者。
- 5 贤德
- 贤德,汉语词汇。1.善良的德行。 2.指有美德的人。 3.贤惠,有美德。
- 6 贤喆
- (1) 贤明的人 例 明阴洞阳,贤喆罕穷其数。——《西游记》 英 good sense
- 7 贤懿
- 释义:贤良美好,亦指贤美的人
- 8 贤达
- 形容词,贤明通达:颇为贤达;也用作名词,指贤明通达之人士,也泛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社会贤达,礼进贤达。
- 9 贤俊
- 4、帅气与德行兼备之人。
- 10 贤能
- 2.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11 贤雅
- 贤雅,读音为xián yǎ,汉语词语,释义为贤能高雅。
- 12 贤良文学
- 贤良文学是汉代选官取士的重要科目之一,与“贤良方正”类同。文帝十五年(前165)“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汉书·晁错传》。昭帝始元五年(前 82),“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汉书·昭帝纪》)。贤良与文学又有区分。文学在当时即经学。东汉灵帝时立鸿都门学,以书画辞赋为文学,已不同于科举之贤良文学,被视为“材之小者,匡理国政,未有其能”,为士人所不齿。
- 13 贤哲
- 释义:1、贤明睿智。2、贤明睿智的人。
- 14 贤淑
- 释义:1. 形容女子德性佳美。2. 指德性佳美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