箄筏读音
箄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大筏。
引证解释
⒈ 大筏。
引《宋书·索虏传》:“燾(託跋燾 )至瓜步,坏民屋宇,及伐蒹苇,於滁口造箄筏,声欲渡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箄筏相关词语
- 1 羊皮筏
- 古称“革船”,别称“排子”,早在千百年前,聪明勇敢的黄河儿女就钻进充气的牛羊皮胎里浮泅过河,那时的羊皮筏子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经差不多了。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型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
- 2 羊皮筏子
- 1.米宽、 2. 米多长的长方形框架,下拴十数个充气羊皮袋即成。以客运为主,兼营短途货运。
- 3 梅杜萨之筏
- 《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 4 箄船
- 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 5 箄篮
- 1.竹制的捕鱼用具。
- 6 石筏
- 《石筏》是葡萄牙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何塞·萨拉马戈(JoséSaramago),在他1986年创作的小说。
- 7 枋箄
- 用竹木编成的浮筏。指木排﹑竹排。
- 8 木筏
- 中国有悠久的航海及造船的历史。考古证明,至少在7000年前,中国已能制造竹筏、木筏和独木舟。最早的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沿江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
- 9 扎筏
- 1.亦作“扎罚子”。亦作“扎伐子”。
- 10 扎筏子
- 扎筏子 读音:zāfázi,汉语词语,拿别人当出气筒,。
- 11 竹箄
- 覆盖甑底的竹席。《太平御览》卷七五七引《淮南子》:“明镜可鉴形,蒸食不如竹箄。”
- 12 南鸢北筏
- 南方的风筝,北方的筏子。鸢:纸鸢(风筝)或者一种鸟类筏: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竹筏。皮筏。古时形容南北两方的特产。没其他的特殊的含义。
- 13 作筏子
- 作筏子,读音zuò fá zǐ,汉语词语,指做样子,比喻找差错予以惩治,以警其馀。
- 14 竹筏
- 竹筏,又称竹排,用竹材捆扎而成,是有溪水的山区和水乡的水上交通工具,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船舶发展史上有自己的地位。构成 竹筏用真竹配加刺竹捆扎而成,小筏用5~8根竹,大筏用11~16 根 。一般的竹筏长约三丈,宽数尺。竹子的粗端做筏头高高翘起,细端做筏尾平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