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禄读音
俸禄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俸禄
(1) 旧称薪给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薪给。
引《韩诗外传》卷九:“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三·优老》:“﹝康熙﹞二十一年云南平, 世缨疏辞俸禄且乞骸骨,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驛回籍。”
冰心《两个家庭》:“谁知回国以后,政府只给他一名差遣员的缺,受了一月二百块钱无功的俸禄,他已经灰了一大半的心了。”
国语词典
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财禄。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俸禄
俸禄造句
- 回信倍称能得到盛京将军的青眼相加感到十分的荣幸,可手下人都出身草莽,不知礼仪,没有吃朝廷俸禄的福气。
- 据他说自己年幼丧父家贫如洗,他做官后却很清廉,只靠俸禄养着一家老小。
- 他在任一年多,清正廉洁,只靠俸禄为生,从不取非分之财。
- 这些世袭罔替的既得利益集团,不但俸禄优厚,还腐朽堕落,形成一个毫无法纪、维护私利的小圈子。
- 而夫子书里句句至圣至德的训诫,大都叫个人洁身自好,进官场要“言寡尤,行寡悔”,才能保住俸禄,邦无道、邦有道,是进是出程序繁琐。
- 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周剑两人来到一间酒楼,刚提前领取了这月的俸禄,两人身上都小有酒资。
- 国庆将到,特赐封你为幸福铁帽子王爷,统领快乐、好运、成功、平安四大公爵,赐穿幸福黄马褂,俸禄自定,允许带吉祥如意兵器在中南海行走,钦此。
- 朕唯觉可恨的是,一些臣下,竟由此而视朕为软弱可欺之主,居朝廷尊位,食国家俸禄,却结纳赵珏,明来暗往,直欲玩弄朕于掌股之间。
- 现征召入天魔教敬侍堂,代号‘天岚’,享皇廷七品俸禄。
- 古代俸禄甚薄,官员入不敷出,“贵官自理”。
俸禄相关词语
- 1 俸银
- 释义:1、解释为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2、指俸禄。
- 2 俸秩
- 俸秩是汉语词汇,读音是fèngzhì,指俸禄。
- 3 俸赐
- 俸禄和所得的赏赐。《新唐书·食货志五》:“京司及州县皆有公廨田,供公私之费。其后以用度不足,京官有俸赐而已。”
- 4 俸赀
- 1.亦作"俸赀"。 2.官吏所得的薪金。
- 5 俸恤
- 俸恤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官吏既给俸,又别给恤亲之禄。
- 6 俸粢
- 俸粢是汉语词汇,拼音fèng zī,出自清昭梿《啸亭杂录·恒王置产》。
- 7 俸钱
- 释义:官吏所得的薪金。
- 8 俸饷
- 俸饷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èng xiǎng,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 9 俸食
- 释义:指俸禄和食料
- 10 俸满
- 俸满,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依例升调,出自 《野获编·嗤鄙·非类效仕宦》
- 11 俸金
- 释义:指官吏的薪金。
- 12 俸廉
- 【示例】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朱文正》:“公以清介持躬,自俸廉外,毫不沾取。”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一》:“迨稍值事变,不得已而议开捐例,议减俸廉,议令州县摊捐各款,所得甚隘,而其弊不可胜穷也。”
- 13 丰禄
- 丰禄,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ēng lù,解释为优厚的俸禄。
- 14 罚俸
- 罚俸(fá fèng),旧时官吏因过误而停发薪俸若干时日的一种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