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诛读音
不教而诛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事先不进行教育,就加以惩罚。语本《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引证解释
⒈ 事先不进行教育,就加以惩罚。
引语本《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
《韩诗外传》卷五:“不教而诛,则民不识劝也。”
《文明小史》第六回:“现经本署府查明,不忍不教而诛,勒令他们三个月内闭门改过。”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对于其他错误,也是采取这个办法。预先出告示,到期进行整风,不是‘不教而诛’,这是一种小民主的方法。”
国语词典
平时不透过教育来防范罪行,遇有犯错立即加以处罚或判死刑。《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佞人依刑,兹谓私贼,其霜在草根土隙间。不教而诛兹谓虐,其霜反在草下。」《官场现形记.第二○回》:「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利害,不忍不教而诛。」也作「不教而杀」。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造句
- 你明白成语“不教而诛”的意思吗?
- 对幼儿管教严厉是对的,但也不能不教而诛!
- 西门豹心硬手快,不怒自威,把三老、大巫妪一杀,形势扭转得立竿见影,有法家色彩,于是遭到后代腐儒的诋毁,说他没有以思想教育为主,不教而诛,是不仁啊。
- ,屈民于法,不教而诛,惟恐苛虐稍有疏漏。
-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当将其不利后果转嫁给公民个人,就在我国这样一个公民法律认知程度不高的国家,尤其应当避免不教而诛,应当通过普遍而深入的法制,提高公民的法律认知程度。
- 这就违背了罪刑法定主义,无异于法外用刑,不教而诛。
- 楚姑娘,你不要怕,本差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把事情问清楚,也好让韦先生心服口服,总不能不教而诛吧?大家说呢?
- 不行,不教而诛的事情我不会做,你也不许做。
- 不知者不为过……阳哥你也看古文看得多,总该知道‘不教而诛。
- 对幼儿管教严厉是对的,但也不能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相关词语
- 1 不见天日
- 不见天日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jiàn tiān rì,原指乌云遮住天空和太阳,形容天气阴沉的厉害。现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和希望。
- 2 不知不觉
- 意思是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 3 不可一世
- 不可一世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ù kě yī shì,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 不可理喻
- 不可理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kě lǐ yù,意思是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
- 5 不拘小节
- 意思是指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
- 6 不过
- 不过,读bú guò(遵从变调规则读bú,但实际为bù)。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不过是个小孩子。
- 7 不足
- 指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缺少或没有,少于,不到等。
- 8 不以为意
- 不以为意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yǐ wéi yì,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 9 不由得
- 不由得亦作“不由的”,基本释义是不禁、不容许。
- 10 不可救药
- 不可救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kě jiù yào,是指人或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11 不足为训
- 不足为训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ú wéi xùn,意思是指对事情不以为意,认为不值得仿效。出自明·胡应麟《诗薮》。
- 12 不耻
- 2、影视剧。
- 13 不甚了了
- 不甚了了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èn liǎo liǎo,意思是指心里不太明白,不是很清楚。出自 宋·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
- 14 不日
- 释义:要不了几天;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