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格读音
辞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辞格
(1)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英
引证解释
⒈ 诗文的格调或风格。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郑隐﹞少为律赋,辞格固寻常。”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近见曾子固编《李太白集》后,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并《笑矣乎》数首,皆贯休、齐己辞格。”
⒉ 修辞学术语。指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式。
引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五篇二:“辞格以前颇有种种的分类。”
黄民裕《<辞格汇编>前言》:“汉语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讲究美妙,讲究技巧’的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这就是修辞学中‘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简称辞格。”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辞格造句
- 本文试通过译法例析探寻飞白辞格的汉英翻译策略。
- 修辞不外乎是炼词炼句和运用辞格,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
- 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常被用在诗歌中,并伴随着示现或拟人的形式出现。
- 喻体在汉英修辞格中占有重要、关键的地位,是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
- 从汉字修辞的角度研究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指出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并非一种单纯的“文字游戏”,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 逆喻是英语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本文对其修辞作用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寻求直译、拆译、增词译等相应的汉译对策。
- 移就和移觉是英语中两种极为相似且同属于词义上的修辞格,在结构上基本相同,都是把本属于甲的修饰语移用来修饰和限定乙,在使用时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 仿拟是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通过重复、类比、删减、添加等方式,借助具体的题旨情境以达到幽默俏皮、强化语势等效果的修辞格。
- 借代是英、汉语中的第二大修辞格。
辞格相关词语
- 1 辞海
- 据悉,新版《辞海》预计于2019年出版,计划收单字约1.8万个,条目约12.7万条,彩图1.8万幅,总字数约2000万字。其中,普通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百科条目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约占三分之一;哲学社科、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约占三分之二。
- 2 辞色
- 释义:1、言辞和神色。2.指温和的言语、态度。
- 3 音格
- 音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yīn gé ,意思是指诗歌的格律。
- 4 音辞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
- 5 上海格致书院
- 上海格致书院是中国最早传播科技知识的书院。
- 6 列宁格勒保卫战
-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1年7月10日北路德军开始进攻,9月包围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军民顽强抵抗,始终保持了一条与后方联络的通道。经九百天的防守,1944年1月苏军反攻,解除了德军的包围,取得保卫战的胜利。
- 7 调格
- 调格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ào ɡé,是指作家或作品的艺术风格。
- 8 归去来兮辞
-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 9 强迫性人格
- 强迫性人格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是一种人格障碍的一种,是人格在发展的过程中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一般是从童年、少年开始,保持终身的一种偏离常态的人格。
- 10 降格相从
- 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即有一二卷册条幅,又为海内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从,收取明人之易为力耳。”
- 11 谈辞如云
- 冠盖如云 guāngài-rúyún 冠,古代官吏的礼帽;盖:车篷。形容集会时官吏士绅很多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汉· 班固《西都赋》
- 12 格林威治时间
-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旧译格林尼治平均时间或格林威治标准时间;英语:Greenwich Mean Time,GMT)是指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标准时间,因为本初子午线被定义在通过那里的经线。自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 13 辞医
- 意为以言词或文章疗灸人世间之弊病。
- 14 辞竈
- 旧俗称送灶神上天为“辞灶”。在腊月廿三或廿四日举行。 清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礼,夏祀灶,今以季冬。虽与古异,实本功令,乃云灶神於是月二十四日,上天言人功罪,设糕餳酒脯之属以送之,名曰辞灶。愚诬之甚,盖惑於晦日上天之説,遂误以祠为辞耳。”参见“送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