菤耳读音
菤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植物名。即卷耳。见《尔雅.释草》。参见"卷耳"。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即卷耳。见《尔雅·释草》。参见“卷耳”。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菤耳相关词语
- 1 菤葹
- 菤葹,汉语词语,读音是juǎn shī,指草名。
- 2 卷耳
- 又称“苓耳”。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有茸毛。叶对生。春季开白花。分布于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各地。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
- 3 撧耳挠腮
- 撧耳挠腮是一个成语,拼音是juē ěr náo sāi,释义为焦急无计的样子。
- 4 撧耳顿足
- 造句 面对这突而其来的现实,他显得撧耳顿足。
- 5 撧耳揉腮
- 撧耳揉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yōng ěr róu sāi,意思是形容焦急无计的样子。出自《破窑记》。
- 6 抉耳
- 抉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ué ěr,是指希望听得清楚。
- 7 爵耳
-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产于全国各地,多自产自销。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炒去硬刺用。
- 8 开耳
- 犹悦耳。 郭光 《仅仅是开始》五:“后边,老远的地方,轻轻的叮当乱响,那是破路呢。谁要是爬在这铁轨上来听一听,真是开耳呀!”
- 9 出口入耳
- 出口入耳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 kǒu rù ěr,意思是指不为外人知道的言论。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 10 苦口逆耳
- 苦口逆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kǔ kǒu nì ěr,形容真诚的规劝。
- 11 括耳
- 谓声音刺耳。括,通“ 聒 ”。《韩非子·显学》:“千岁万岁声括耳,而一日之寿无徵於人。”《四游记·戏放青牛乱宫》:“忽闻鼓乐喧天,笙歌括耳,回头一看,乃 大秦国 之处。”
- 12 赖有此耳
- 赖有此耳是一个成语,基本释义是幸亏有一着(才得解救)。
- 13 具耳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
- 14 纠耳
- 亦作“糺耳”。 饼类食物。《太平御览》卷八六○引 晋 束晳 《饼赋》:“安乾粔籹之伦,糺耳狗后之属。”《骈雅·释服食》:“纠耳……饼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