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僈读音
楛僈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粗疏轻慢。
引证解释
⒈ 粗疏轻慢。
引《荀子·荣辱》:“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梁启雄释:“僈与‘慢’通……楛,是説他粗疏;慢,是説他不经心。”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楛僈
楛僈相关词语
- 1 楛矢石砮
- 关东最古老的民族肃慎族的奇特物产,是昔年与中原联系的纽带和媒介。石砮,就是用松花江中坚硬的青石磨制的箭头。
- 2 楛哩
- 又叫做葵嘞是旧时北京、河北、河南一带的民间饭食。
- 3 楛窳
- 楛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yǔ,是指粗恶不精。
- 4 楛矢
- 楛矢,读hù shǐ,是汉语词汇,出自《国语·鲁语下》,解释为:用楛木做杆的箭。
- 5 楛羽
- 楛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yǔ,是指楛木箭之箭翎。
- 6 楛竹
- (1) 即“苦竹” 例 楛竹之笋。——明·刘基《苦斋记》 英 bitter bamboo
- 7 楛菀
- 犹枯荣。喻荣辱。楛,通“ 枯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则钻揅经史,撰著裒然。楛菀一时,优劣千古。”
- 8 楛砮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昂威赫》:“楛矢自 肃慎氏 至今凡五贡中国……或曰‘石镞’,或曰‘枯砮’。”
- 9 楛矢之贡
- 1.《国语·鲁语下》:"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
- 10 楛箘
- 楛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jùn,是指楛木与菌竹,皆为制矢的良材,用以比喻优秀人才。
- 11 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曰:何谓人妖?曰:~,政险失民,田秽稼恶。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词目】楛耕伤稼,楛耘失岁【读音】kǔ gēng shāng jià,kǔ yún shī suì【释义】楛:粗恶;稼:庄稼;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示例】曰:何谓人妖?曰:~,政险失民,田秽稼恶。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
- 12 楛耕
- 楛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gēng,是指谓耕作粗劣不精。
- 13 楛耕伤稼
- 楛: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
- 14 窳楛
- 窳楛是汉语词汇,读音是yǔ kǔ,亦作“ 窳苦 ”。粗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