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读音
儒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儒教
(1) 儒家学派。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参看“儒家”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儒家学派。又称孔教。 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引《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梁书·儒林传序》:“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鲁迅《坟·寡妇主义》:“我生以前不知道怎样,我生以后,儒教却已经颇‘杂’了。”
国语词典
以儒家的学说教人。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儒教
儒教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孔教
儒教造句
- 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 “十博士”自称要重振“儒教”,而“耶诞节”属于“耶教”。
- 如今虽然号称是儒教门徒亿亿万,但是真正的儒教门徒已经杳无踪迹了,老夫不过是儒教镇守圣人经典的看书人而已。
- 汤姆:虽然也有庙寺,但儒教并不真的是一种宗教。
- 吴起母丧不归,背叛儒教,杀妻求将,此大逆不道之徒,虽有小功,我鲁国决计不可启用。
- 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 此举涉及佛教道教乃及儒教,以你的智慧与资质,很难跟你解释。
- 在越南,既有印度教的影响,也有儒教文化的温文尔雅、也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带来的西方风格,更有大地上各民族的原始气息。越南是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混合体,而各种文化最终都只是过眼云烟,云烟散出,露出来的是越南自身。
- 另外,圣龙以儒教为精神支柱,讲究的是忠义节烈,主张武将死战、文臣死节,百姓中也深受“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他依据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着力提倡儒释道三教一致,认为儒教明乎仁义礼智信,忠孝君父;佛教慈悲救苦,化诱群迷;道教则寂默恬淡,无贪无爱。
儒教相关词语
- 1 儒儿
- 儒儿,汉语词语,拼音是rú ní,意思是指强颜欢笑的样子。
- 2 儒藏
- 《儒藏总目》和《中国儒学史》计划于2006年完成,《儒藏》精华编计划于2010年完成,而《儒藏》项目计划在2020年全部完成。
- 3 儒服
- 儒服在汉文化圈影响十分广泛,近千年以来日本、朝鲜、越南的儒者均以儒服为礼服。
- 4 儒关
- 儒关,读音为rú guān ㄖㄨˊ ㄍㄨㄢ,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儒学之门。
- 5 儒行
- 《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儒行》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描述了一个真正儒者的行为是什么样子的。
- 6 儒效
- 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 宋 李觏 《袁州学记》:“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旨。”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 明治 启维新,儒效兼霸王。”
- 7 儒官
- 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汉书·翼奉传》:“ 奉 以中郎为博士、谏大夫,年老以寿终。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
- 8 儒臣
- 释义:1、汉 称博士官为儒臣。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 9 儒缓
- 宽柔,柔弱。《魏书·刘芳传》:“为政儒缓,不能禁止奸盗,廉清寡欲,无犯公私。”《新唐书·齐映传》:“会德宗出奉天 , 镒儒缓不知兵,部将李楚琳者,素慓悍,欲介贼为乱。” 清 方东树 《〈仪卫轩文集〉自序》:“窃希慕乎曾南丰、朱子论事说理之法,顾不善学之,遂流为滑易好尽,发言平直,措意儒缓,行气柔慢,而失其国能。”
- 10 儒经
- 儒经:儒家的经籍。
- 11 儒贵
- 儒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为世所重的名儒。
- 12 儒籍
- 儒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ú jí,是指儒家的经籍。
- 13 儒墨
- 儒墨是指儒家和墨家。 战国 时期同为重要学派。出自《庄子·天运》。
- 14 儒巾
- 儒巾,是古时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