愎戾读音
愎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愎类"。亦作"愎盭"。 2.执拗乖僻。 3.指执拗乖僻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愎类”。亦作“愎盭”。
⒉ 执拗乖僻。
引《逸周书·史记》:“昔穀平之君,愎类无亲。”
宋欧阳修《论台谏官言事未蒙听允书》:“此乃諂上傲下愎戾之臣也。”
清陈确《与吴裒仲书》:“弟亦有心胸者,何至久愎戾不循道理乎?”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葸耎者不为长,憃愚者不为长,暴横者不为长,愎盭者不为长,奸私者不为长。”
⒊ 指执拗乖僻的人。
引汉班固《窦车骑北伐颂》:“悂蒙识而愎戾顺,贰者异而懦夫奋。”
国语词典
任性暴戾。
如:「历史上的暴君,性格都是偏向愎戾残狠的。」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愎戾
愎戾相关词语
- 1 愎戆
- 愎戆(愎戇)是一个汉语名词,bì gàng ㄅㄧˋ ㄍㄤˋ执拗不明事理。
- 2 愎盭
- 亦作"愎戾"。
- 3 猜愎
- 猜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āi bì ,是指猜忌刚愎。
- 4 残戾
- 残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n lì ,是指残忍凶暴。
- 5 刬戾
- 《后汉书·胡广传》:“今以一臣之言,剗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猒。” 李贤 注:“剗,削也。戾,乖也。”
- 6 剗戾
- 《后汉书·胡广传》:“今以一臣之言,刬戾旧章,便利未明,众心不猒。” 李贤 注:“刬,削也。戾,乖也。”
- 7 舛戾
- 舛戾,拼音chuǎn lì,是一个双语双词,释义为错误、悖谬。
- 8 蠢戾
- 叛乱;骚动。《后汉书·皇甫规传》:“四年之秋, 戎 丑蠢戾,爰自 西州 ,侵及 泾阳 。” 李贤 注:“蠢,动也。戾,乖也。”《晋书·郭璞传》:“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蠢戾之妖。”
- 9 疵戾
-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血祈旦亮,慊志夕满,虽蹈疵戾,犹深忭跃。” 南朝 梁 江淹 《萧相国让进爵为王第二表》:“伏愿陛下一检丹崖,遂臣慊心,无使怵迫,深贻疵戾。”
- 10 麤戾
- 麤戾,读音为cū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粗疏乖张。
- 11 错戾
- 错戾,拼音是cuò lì,亦作“ 错盭 ”。错乱反常。
- 12 登戾
- 登戾,拼音是dēng lì,是汉语词汇,同“ 登来 ”。
- 13 愎谏
- 是指不听劝谏。
- 14 愎勃
- 愎勃,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违乱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