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芴读音
轧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细致缜密。
引证解释
⒈ 细致缜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轧沕”。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乎周览泛观,縝纷轧芴,芒芒恍忽。”
李善注引孟康曰:“轧芴,緻密也。”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轧芴
轧芴相关词语
- 1 轧米
- 轧(ga)米,方言本身就是普通话“碾米”的意思,什么“在拥挤的情况下争购食米”纯粹无稽之谈。
- 2 轧实
-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如其不轧实医治他们一下,真对不住你们。”
- 3 轧空头
- 轧空头简称轧空。亦称对空头挤压。西方国家证券交易所中,资本力量很雄厚的投资者针对做空头者先高价卖出,期待以后以低价买入的企图,大量买入某种股票并暗中控制其来源。买入后囤积不卖,使做空头者交割时无法获得其应交割数量。此时,轧空头者趁机抬高股价,迫使做空头者不得不忍痛高价买入,使做空头者原来的计划落空甚至因此而破产。
- 4 轧忽
- 轧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á hū,是指长远貌。
- 5 轧花机
- 轧花机是棉花加工机械的其中一种。从子棉中分离出皮棉的机械。要求在轧花过程中不损伤棉纤维的品质和棉子。常用的有锯齿轧花机和皮辊轧花机两类。中国元代《王祯农书》中已有关于原始的轧花机──轧车的记载。18世纪在印度出现木辊绞花车,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皮辊轧花机。18世纪末美国人发明了锯齿轧花机,由于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而逐渐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轧花机机型。
- 6 轧染
- 轧染定义 织物浸渍液后受轧辊压力,使染液透入织物并去除余液的染色方法。轧染方法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上染是 ( 或主要是 ) 在以后诸如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织物浸在染液里一般只有几秒到几十秒,浸轧后织物上带的染液 ( 通常称轧余率,以干布重的百分率计 ) 不多,在 30%~100% 之间。 ( 合纤 30% 左右,棉 65%~70% 左右,粘胶 90% 左右 ) 。
- 7 轧鸦
- '
- 8 轧棉
- 从籽棉的棉籽上轧下棉纤维的过程,也称轧花。被轧下的棉纤维称为原棉或皮棉,是纺织厂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连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连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毫米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纤维和棉籽的连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50%。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
- 9 轧轹
- 出自 《清稗类钞·物品类·海青辗》。
- 10 轧场
- 轧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à chang(二声),基本意思是用碌碡压平打谷场和晒粮食的场院。
- 11 轧钢厂
- 轧钢厂,定义:进行轧钢生产的场所。
- 12 轧敚排很
- 倾轧排挤。 明 高启 《志梦》:“而世之惑者,犹将役其智力,骛驰於轧敚排很之场,欣戚胶扰,至死而不之察,岂非昧哉!”
- 13 轧钢机
- 轧钢机: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图书
- 14 轧筝
- 轧筝,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先驱筑的后代,属筑族乐器。白唐代出现其专称之后,广泛应用于宫廷、民间。’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其形制和演奏形态以及称谓都有变化。就形制说来,可分为比较长大和比较短小的两种,弦数在7弦至13弦之问;演奏形态则有坐奏和行奏(立奏)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