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藉读音
假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假耤"。 2.凭藉;借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假耤”。凭藉;借助。按,今本《汉书》作“借”。
引《墨子·尚贤中》:“此非中实爱我也,假藉而用我也。夫假藉之瓦,将岂能亲其上哉?”
孙诒让间诂引毕沅云:“古无借字,只用藉。假藉即假借。”
《北史·隋蔡景王整传》:“世间贫家兄弟多相爱,由相假藉;达官兄弟多相憎,争名利故也。”
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诗:“幸遇芳菲日,犹当强健时,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汉书·朱博传赞》曰:‘又见孝成之世,委任大臣,假耤用权。’ 颜师古曰:‘假音休假。耤音以物借人之借。’又《汉书音义》曰:‘…… 晋灼曰:若作借字,则无烦云以物借人之借,为作耤字,所以有音。’此论极当。”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假藉
假藉相关词语
- 1 假力于人
- 《列子·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 2 假吏
- 假吏常惠。——《汉书·李广苏武传》
- 3 假局子
- 假局子,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 jú zǐ,释义是圈套。
- 4 假人假义
- 伪装仁慈善良。
- 5 假食
- 1.寄食;求食。
- 6 假是
- (2).即使;纵使。 元 朱庭玉 《祆神急·道情》套曲:“假是功勋,图象 麒麟阁 ,争如忙里闲,暂放眉间锁。”
- 7 假面剧
- “假面剧”是一种集歌唱、舞蹈、诗歌以及赛会等为一体的综艺节目。1600年至1800年间非常流行,专门用来招待贵族王公。它取材于历史或神话故事,是以音乐为主,朗诵调代替对白的形式,同时伴随着众人合跳的假面舞场面,并穿插有哑剧或闹剧的戏剧形式。
- 8 假名托姓
- 冒充别人姓名。
- 9 假埋
- 《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新死者先假埋之,今皮肉尽,乃取骨置椁中。”
- 10 假气游魂
- 假气游魂是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 qì yóu hún,意思是比喻苟延残喘。
- 11 假葬
- 亦作“ 假塟 ”。 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休 年十馀岁,丧父,独与一客担丧假葬。”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一:“ 天监 二年亡,年三十四,仍假葬焉。”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假葬》:“ 晋武帝 太康 中,前太子洗马 郄诜 ,寄止卫国文学讲堂十馀年,母亡,不致丧归,便於堂北壁外下棺,谓之假葬。”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典礼》:“《仪礼·士丧礼》之‘肂’即假塟也,谓先掘地揜棺使人不见也。然三月而塟,则殊亦不久。”
- 12 假之
- 假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 zhī,意思是假若。
- 13 假候
- 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假候,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作“假侯”。
- 14 假紒
- 古代假发所作的髻。古称编,汉时称假髻。《周礼·天官·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