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回读音
庸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庸违"。 2.回,通"违"。 3.指用心不良之奸邪小人。
引证解释
⒈ 同“庸违”。
⒉ 回,通“违”。
引《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杜预注:“庸,用也;回,邪也。”
杨伯峻注:“回、违古多通用也。”
《后汉书·刘瑜传》:“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
⒊ 指用心不良之奸邪小人。
引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特愿陛下留意其远者大者,必欲登俊良,黜庸回,总览众才,经略世务。”
《明史·秦金传》:“即位之初,逐庸回,任耆旧。”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庸回
庸回相关词语
- 1 庸狡
- 明 方孝孺 《尚友五赞·范文正公》:“先事而言,庸狡所忌;就其所成,允足经世。”
- 2 庸近
- 庸近,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ōng jìn,释义为见识短浅。
- 3 庸何
- 庸何,读音 yōng hé,汉语词语,指何,什么。
- 4 庸横
- 庸横,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ōng héng,释义为庸愚而专横。
- 5 庸钱
- 庸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ōng qián,是指工资。
- 6 庸竖
- 亦作“ 庸竖 ”。 鄙陋之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肘后方序》:“今搢绅君子,脱从禄外邑,将命远途;若便探之枕笥,则可庸竖成医。”《北史·齐纪下论》:“﹝ 武成 ﹞爱狎庸竖,委以朝权。”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其名则圣贤也,求其德则庸竖贱夫也,不亦妄且诞欤?”
- 7 庸厮
- 《新唐书·诸葛爽传》:“ 爽 虽兴庸厮,善吏治,法令澄壹,人无愁咨。”
- 8 庸伍
- 庸伍,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ōng wǔ,释义为才识平庸之辈。
- 9 庸昧
- 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周书·于瑾传》:“此是家事,素虽庸昧,何敢有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不量庸昧,敢有愿求。”《旧唐书·裴延龄传》:“良以内顾庸昧,一无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诚直。”
- 10 庸可
-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自是观之,茀又将出。天之变,彗星之出,庸可悲乎?” 王念孙 《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二》:“‘可’读曰‘何’。‘何’、‘可’古字通。‘庸’亦‘何’也。”
- 11 庸人自扰之
- 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 12 庸碌无为
- 形容人缺乏理想,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 13 庸耳俗目
- 庸耳俗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ōng ěr sú mù,意思是指学识浅薄的人。
- 14 庸愎
- 昏庸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