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考读音
皇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对亡父的尊称。
2.古代称“曾祖父”:皇考庙者,曾祖也。后用以称亡父: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
3.对亡祖的尊称。
2.古代称“曾祖父”:皇考庙者,曾祖也。后用以称亡父: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
3.对亡祖的尊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已故曾祖的尊称。
引《礼记·祭法》:“曰皇考庙。”
孔颖达疏:“曰皇考庙者,曾祖也。”
清黄宗羲《金石要例·书祖父例》:“范育《吕和叔墓表》称曾祖为皇考。”
⒉ 父祖的通称。
引《诗·周颂·雝》:“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孔颖达疏:“考者,盛德之名,可以通其父祖……此与《閔予小子》非曾祖,亦云皇考者,以其散文取尊君之义,故父祖皆得称之。”
⒊ 对亡父的尊称。
引《礼记·曲礼下》:“祭……父曰皇考,母曰皇妣。”
《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王逸注:“皇,美也;父死称考。”
《南史·宋纪上·武帝》:“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惟我皇考崇公卜吉於瀧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於阡。”
宋徽宗始专用于皇家。 《日下尊闻录·西峰秀色》:“﹝高宗纯皇帝﹞诗注:‘是地轩爽明敞,户对西山,皇考最爱居此。’”
《清史稿·世祖纪二》:“皇考宾天,朕止六岁。”
国语词典
对亡父的尊称。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皇考
皇考相关词语
- 1 皇甫
- (1) 复姓 英 a surname
- 2 皇皇矞矞
- 清 周亮工 《祝龚芝麓总宪序》:“其所为诗歌古文辞,度必多皇皇矞矞,照映简册。”
- 3 皇太妃
- 皇太妃:皇帝生母的尊号
- 4 皇极
- 皇极,汉语词汇。拼音是huáng jí,释义为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
- 5 皇冠
- 皇冠通常是君主身份的象征。然而,在现代,有很多国家的君主可能从未真正戴过皇冠,皇冠的图案可能只作为其家族的徽章,如比利时王国便没有加冕典礼。 东正教婚体里有一个仪式名为加冠,即新人们被加冠为其未来家庭的国王与王后。在希腊婚礼中,顶冠通常由花朵(人工轧制或者由自然分叉的嫩枝)所制,并由新人作为纪念品保存起来。在斯拉夫婚礼里,顶冠通常由金属所制,并会模仿真实的皇冠而制,但通常并不会在每次婚礼时新制一对,反而是由教区自行保留一对,在该教区所有新人举行婚礼时为其戴上,因为其造价远比希腊式的为高。
- 6 皇贵妃
- 孙氏自小被接入宫中抚养,宣宗即位后册封为贵妃,依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因宣宗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的金册金宝,“皇贵妃”之称由她而始。宣德帝驾崩,其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因土木堡之变被扣留,其弟郕王朱祁钰即位为明代宗,年号景泰。景泰帝册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由此延续下来。
- 7 皇朝
- 东亚历史上,有中华帝国体系和日本帝国体系。皇帝穿黄色衣服,诸侯王或藩属国王只能穿其它颜色的,例如朝鲜国王穿红色衣服,泰国国王在清朝灭亡后才敢穿黄衣(曾从属清皇朝);皇朝的龙旗是五指龙,王朝的龙旗是三、四指龙,至今不丹国旗还是三指龙。(注:所谓五爪之说,爪zhao有鸟兽指头之意,但为了避免混淆本词条写作“指”)
- 8 皇华
-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 9 皇家
- 释义:皇室。亦指王朝。
- 10 皇历
- 它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
- 11 皇甫四杰
- 皇甫四杰为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诗人皇甫冲,皇甫涍、皇浦汸、皇甫濂的并称。
- 12 皇天
- 皇天:1.指:天道。2.指:昊天上帝。3.指:天空。旧时常用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 13 皇天后土
- 皇天后土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uáng tiān hòu tǔ,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 14 皇帝
-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